由日本与巴西科学家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近日在巴西蝙蝠体内发现一种全新的冠状病毒株,其基因特征与新冠病毒(COVID-19)及中东呼吸症候群(MERS)高度相似。这项发现不仅扩大了具跨物种传播潜力病毒的地理分布范围,也为防范新一波疫情敲响警钟。

据《彭博社》报道,这项尚未经过同侪审查的研究指出,这种新病毒被命名为“BRZ batCoV”。它的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上具有一个关键的“弗林蛋白酶切位点”(Furin Cleavage Site,简称FCS),该结构如同“万能钥匙孔”,可被人体细胞表面的酵素激活,从而增强病毒入侵人类细胞的能力。

Advertisement

更令人震惊的是,研究团队发现“BRZ batCoV”在这一关键位点的氨基酸序列上,仅与新冠病毒相差一个氨基酸,显示其结构极为相近,潜在威胁不容忽视。

研究人员指出,这一发现具有重要的地理学意义。以往关于β属冠状病毒(Betacoronavirus)的研究,多集中在亚洲、非洲及中东地区,美洲蝙蝠的病毒资料相对匮乏。而这次在巴西“帕氏裸背蝙蝠”(Pteronotus parnellii)体内首次检测到拥有FCS特征的病毒,意味着类似基因结构可能已在南美蝙蝠族群中独立演化。

尽管如此,科学家强调,目前并无证据显示这种新病毒已感染人类,团队也尚未直接测试其传染性或人畜共通传播能力,外界应谨慎解读。

研究作者在论文中指出,这一发现应被视为“早期预警信号”:“蝙蝠体内的病毒多样性极高,它们是人畜共通疾病的重要储存宿主。唯有持续追踪、监测这些自然界病毒的变化,才能降低未来大流行再次爆发的风险。”

上一则新闻魏国名将转世?男子170公斤有8块腹肌
下一侧新闻男童腹痛就医“被摘6器官” 妈妈:无法正常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