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拉越尼亚洞国家公园(Niah Cave National Park)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后,带动周边旅游业蓬勃发展,连带让尼亚河的“大头虾”一跃成为旅客到访后的必吃名菜。
原本只是渔民家常菜的河鲜,如今成了尼亚洞旅程中最具代表性的“舌尖记忆”。
🦐 从“洞穴探秘”到“河畔飨宴”
许多游客选择从美里出发,一日往返尼亚洞公园。经过数小时探索洞穴遗迹、攀岩步道与雨林生态后,大家饥肠辘辘,在导游或司机的带领下,都会顺道到河边餐馆,来一盘现捞现煮的大头虾解馋。
尼亚河河口地带淡咸水交汇,盛产体型硕大、肉质鲜甜的巨虾。当地厨师以家传手艺烹调,既保留河鲜原汁原味,又融合砂拉越独特香料风味。
无论是香炒、东炎、咖喱,还是炒面、炒米粉版本,每一道都鲜香诱人,其中以中型大头虾最受食客喜爱。
“走了一小时的山洞,再来一盘香喷喷的大头虾,真是人生满足!”有游客笑说。
🍽️ 一洞一虾 打造“文化+美食”路线
随着尼亚洞的国际知名度节节攀升,当地业者也看准商机,积极推广“一洞一虾”的文化美食路线。部分餐馆正与旅行社合作,计划推出主题餐单,让游客能在赏洞之余,也能“尝鲜”。
美食早已成为旅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许多旅客在抵达美里前,就已在社交媒体或旅游论坛搜寻“尼亚必吃大头虾”“美里道地美食推荐”等关键词。
从大头虾、干捞面到辣沙,美里沿线的经典砂拉越风味,也成为旅人们的“必吃三宝”。
🌏 从洞穴到餐桌的魅力延伸
旅游业者认为,美食能延长旅客停留时间、创造更多消费机会。“过去游客只是来看洞,现在他们会留下来吃好料。”
若能持续维持品质与独特风味,尼亚河大头虾未来或将成为砂拉越继古晋叻沙、诗巫干拌面之后,又一个响誉国内外的代表性道地美食。
当文化遗产遇上地方滋味,历史与味蕾一同被唤醒。尼亚洞的古老回音,若能伴随一盘香气四溢的大头虾,将成为旅人记忆中最“鲜活”的一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