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一名男子日前在社交平台 Threads 发文诉苦,称自己在公司任职七年,却意外发现新进同事的年终奖金竟比他还高,让他气得直呼:“心都凉了一半!”
这名网民自称“无名氏先生”,表示原本满心期待年终奖入账,却因人事部误发的一份内部文件,意外揭开公司“奖金机密”。
“我只是顺手点开人事寄来的文件,没想到里面有所有员工的年终奖金数据。结果发现去年才进公司的新人拿到2300令吉,而我这个七年老员工只拿2000令吉,更惨的是,前两年我只有500令吉。”
他坦言,当下既愤怒又失落,觉得多年的辛勤付出完全被忽视。“最离谱的是,人事部传错文件后,反而怪我不该打开!那位负责的人事也是2023年才入职,她自己奖金都有2000令吉。”
贴文曝光后,立刻引发热烈讨论,网友纷纷留言感叹“职场奖金不公”现象普遍存在。
有人指出,公司发放奖金通常取决于 KPI(绩效指标)表现,而非年资:“很多企业是按绩效评估奖金,不论资历;表现好自然拿得多。”、“也有公司依基本薪比例计算,不同职级差距会很大。”
不过,也有不少人替他抱不平,认为资深员工应得到更多认可:“就算按KPI发,也该体现资历的价值。”“七年员工拿得比新人少,实在太寒心了。”
事件引发的讨论反映了许多上班族的共鸣——在现代职场,绩效与忠诚之间的平衡,似乎越来越模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