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说RM2500,若你能帮公司赚钱,一个月RM25,000我也愿意给!”——这句直白的话,一名56岁的企业老板。他从打工仔起家,一路奋斗至今,如今准备将亲手创立的公司交棒给下一代,却感叹如今的职场风气“变了”。

这位匿名老板接受访问时坦言,自己20多岁从拉曼大学毕业后,在建筑公司担任绘图员,起薪不高,但那时的他“只想着把工作做好”。也是在那家公司,他遇见了如今的太太——当时担任采购经理的她,后来更成为他创业路上最坚强的后盾。

Advertisement

从打工仔到老板:靠自己拼出一片天

15年前,他决定辞职创业,只因发现“外接工程赚得比打工多”。他与太太携手打拼,从零开始建立公司。如今,公司业务稳定,也准备由孩子接班。然而,看着当今年轻员工的态度,他直言“落差很大”。

“我们那一代是先做事、后谈条件;现在很多年轻人还没证明能力,就先提要求——要高薪、要弹性、还想快升职。”
他强调,企业并非不愿意给高薪,而是希望员工能先展现价值。“老板最怕的,不是开高薪,而是花钱买不到结果。”

老板的无奈:计划赶不上变化

针对有员工抱怨“老板说一套做一套”,这位老板也有话要说:“很多人只看到结果,却不知道过程多艰难。有时计划发三个月花红,最后只能发一个月,不是我们变卦,而是市场环境变了。”

他解释,老板换车、出国,也常被误解为“赚太多”。但事实是,“开车体面一点,是公司形象;出国更多是学习国外企业的管理与技术,不是去玩。”

“老板也是人,也会委屈”

谈到心声时,他语气带点无奈:“老板也是人,也会有委屈。我们不是敌人,只是承担更大的责任。年轻人常说老板‘画大饼’,可有时真的是计划被现实打断。”

他希望年轻一代能换个角度看待职场关系:“抱怨前,先问问自己有没有尽力。脚踏实地一点,不急着评断。只要你有能力,不用开口,RM25,000的薪水自然会来。”

“老板不是敌人,我们都在拼”

最后,他语重心长地说:“写下这些,不是为了抱怨,只希望年轻人能多一点理解。老板不是天敌,我们也是从零开始,一步步拼上来的普通人。只要愿意并肩努力,成果一定会共享。”

上一则新闻安华超负荷工作 杨巧双吁勿转发批评讯息
下一侧新闻网红在大马离奇猝逝 无黄明志被勒索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