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正陷入一场罕见的“无美分危机”。自特朗普政府于今年初宣布停止铸造1美分硬币(one-cent coin)后,全国范围内的1美分数量迅速减少,商家被迫调整交易方式,纷纷将现金结账金额“四舍五入”至最接近的5美分(Nickel,镍币)。

据《BBC》报道,美国联邦政府至今未出台任何指导方针,说明如何在“无美分时代”处理现金交易。全美零售联合会(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政府关系主管迪伦(Dylan Jeon)表示:“问题扩散得比我们想象中快得多。”

Advertisement

今年2月,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指出,制造1美分的成本高达4美分,形容其为“浪费国家资源”,并宣布终止生产。美国铸币局(US Mint)于5月正式停产,财政部原预估要到2026年初才会出现短缺,但现实远超预期。银行已经无法向政府获取1美分,商家现金柜的零钱储备迅速枯竭。

“我们在8月底、9月初就接到商家反映,他们的收银机里没有1美分了。”迪伦说,“凡是还在接受现金的商店几乎都受到影响。”在结账时,若遇到需找零的金额,收银员往往陷入两难,不知该如何处理。

为应对困境,不少商家决定将价格“四舍五入”至最接近的5美分。但部分地区(如纽约)法律规定必须“精确找零”,且禁止现金价格与电子支付价格不同,迫使商家只能选择“向下取整”,少收几分钱以避免投诉。

迪伦指出,这种做法看似微小,却可能带来巨大损失。“全国每一笔现金交易最多少收4分钱,日积月累就是天文数字。”

便利商店连锁巨头Kwik Trip宣布全面采用“向下取整”政策,估计一年内因此损失约300万美元(约合新台币9,200万元)。

为缓解冲击,各地商家纷纷发动“零钱回收”宣传,鼓励顾客带上家中闲置的1美分使用。全美便利商店协会发言人雷纳德(Jeff Lenard)坦言,便利店是这波短缺中受打击最重的行业之一。

事实上,美国历史上多次淘汰硬币,如半美分、3美分与20美分早在19世纪便已退场。但自1793年1美分面世以来,它一直是美国经济与文化的象征。“人们平时嫌它麻烦,可当它真的消失时,反而感到怀念。”雷纳德说。

主张保留1美分的组织“Americans for Common Cents”执行董事威勒(Mark Weller)则指出,取消1美分会对低收入族群造成冲击。“这些人依赖现金,没有信用卡或银行账户,当结账被‘四舍五入’时,他们往往成了受害者。”

他也警告,即使节省了1美分的铸造成本,政府仍需增加5美分的生产量,而每枚镍币的制造成本接近14美分,节省的支出可能被完全抵销。

专家呼吁,政府应尽快制定全国统一的现金结算指引,说明在“无美分时代”下企业与消费者该如何进行交易与找零,以防止混乱持续扩大。

上一则新闻RM50钞票“银条”脱落 业者担忧直接拒收
下一侧新闻中国已向所有人发出警示 美国财长:他们犯了真正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