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可以看到空难发生频率较高的是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飞机事故后的伤害通常非常严重。尤其是飞机在空中失控,由于速度快、距离地面较高,最终撞击地面时会产生巨大的破坏力,相对于地面交通工具,人员的生还率较低。
一直以来存在这样的争议:既然空难死亡率高,为什么不在飞机上加装降落伞,以便遇到危险时乘客可以使用?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航班,客机上都没有配备降落伞。在很多人看来,既然空难死亡率高,降落伞或许能提供一线生机。
实际上,客机上没有降落伞,不仅乘客没有,机组人员也没有。
从使用情况来看,许多乘客并没有掌握跳伞的技巧,尤其在慌乱紧张的情况下,跳伞犹如跳楼。
从高度来看,飞机巡航高度一般在平流层,平均气温约为-40℃,氧气稀少。打开舱门不仅会导致飞机快速释压,还会让许多人在低温环境下受伤,加剧死亡。
此外,飞机下方可能是大海或森林,即使跳伞成功,到地面后受伤或死亡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所以跳伞并不是一个可靠的选择。
相比之下,如果飞机出事,依靠机长成功降落的可能性,远远大于乘客跳伞自救的能力。因此,客机上没有降落伞,万一出现事故,我们只能信任机长。2009年,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成功迫降,机长凭借过硬的心理素质将飞机迫降在哈德逊河上,机上无一人伤亡。虽然空难可怕,但奇迹还是存在的。
这里涉及到许多难以解决的因素:
- 跳伞的专业性很高,并不是每个人拿起跳伞包就能跳。飞机发生事故时跳伞充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即使有跳伞经验的人也可能无法应对这种情况下的跳伞。
- 飞机上的乘客男女老少都有,无论从心理承受能力还是身体素质来看,都是完全不统一的,根本无法保证所有人都能实现正常跳伞逃生。
- 空难发生的概率较低,航空公司会尽可能投入资金保证各方面的安全性,尽可能再次降低空难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