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一名年轻女子因为反复腹痛、下背痛及血便,多次就医却屡遭轻忽,被医生以「年纪太轻,不可能得癌症」为由驳回达13次,最终确诊时已是第三期肠癌。
多次求医被忽视
来自西密德兰郡的妲纳(Milli Tanner),在2021年仅19岁时首次向家庭医生求诊,主诉腹部与下背疼痛、粪便带血。接下来的两年多里,她多次求诊,却不断被医生以「痔疮、肠躁症或月经问题」搪塞,甚至有人怀疑她只是「喝酒过量」导致肠胃不适。
「我甚至给医生看马桶被血块填满的照片,他们还是不重视。」妲纳无奈回忆。她被拒绝13次,其中一次前往急诊室要求第二意见,却被告知「你太年轻,不可能是癌症」。
自行检测揭真相
不甘心的她自行上网购买粪便隐血测试(FIT)套组,结果呈阳性。她将报告带回诊所,却被告知需等60周才轮到结肠镜检查。直到医生亲自复检确认FIT再度阳性,才终于加快安排。
2023年11月,妲纳在紧急结肠镜检查中亲眼看到萤幕上的肿块。「我问那是什么,医生说:‘那是肿瘤。’我再问:‘是癌症吗?’她回答:‘对不起,是的。’」确诊时,癌细胞已扩散至淋巴结,属第三期肠癌。
提前绝经、恐不孕
妲纳随后接受化疗、放疗及手术,并永久装上肠造口。为保留生育机会,她在治疗前取卵冷冻。目前扫描显示病情暂未复发,但治疗让她提前进入更年期。
「我跑了超过20次医院,花了两年才确诊。医生们都说我太年轻,可我的身体一直在发出警讯。」
专家:年轻癌症不应被忽视
青少年癌症信托基金会(Teenage Cancer Trust)主管艾美·哈丁指出,妲纳的遭遇虽极端,却并非孤例。许多年轻患者在确诊前都被忽视或误诊,延误治疗。她呼吁英国基层医生应加强培训,学会识别年轻族群的癌症警讯,「癌症在年轻人中虽罕见,但绝不能因此被排除在诊断之外。」
根据英国癌症研究中心资料,自1990年代以来,13至24岁年轻人肠癌发病率激增74%。
政府回应:引入“杰斯法则”防止延误
英国卫生与社会照护部对此表示同情,并指出政府已推出“杰斯法则(Jess’s Rule)”,要求医生在病患症状持续恶化或连续三次就诊仍无诊断时,必须重新评估病情。政府同时扩增社区诊断中心,并延长夜间与周末服务,以缩短癌症筛检等待时间。
仅今年内,就有超过13.5万人因此在期限内获得确诊或排除癌症。
妲纳最后呼吁公众:「你最了解自己的身体。若觉得哪里不对,就算医生不信,也要坚持查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