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一名刚大学毕业、年仅二十出头的女子,因求职压力过大、长期熬夜,加上睡前滑手机的坏习惯,某天早晨醒来时突然发现一侧耳朵听不清楚,还伴随耳鸣与头晕。就医检查后,她被诊断为急性突发性耳聋,俗称“耳中风”。所幸在积极治疗后,听力已明显恢复。
中国医药大学新竹附设医院表示,该患者接受耳内注射与口服类固醇治疗,并在胸腔暨重症科医生郑博斌安排下,完成约八次高压氧疗程后,听力显著改善。
郑博斌解释,所谓急性突发性耳聋,是指在三天内,连续三个相邻频率的听力下降超过30分贝,属于感音神经性听损。常见诱因包括病毒感染、微血管阻塞、自体免疫反应、神经病变或药物副作用,也可能与压力、熬夜、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多数病例的真正原因仍无法确定,医学上称为“特发性突发性感音神经性听损”。
他提醒,预防“耳中风”的关键在于降低风险因子:避免长时间处于高噪音环境,使用耳机时音量不宜过大,同时保持规律作息、充足睡眠与均衡饮食。若有慢性病或吸烟习惯,更应注意心血管健康并定期体检。
郑博斌补充,高压氧治疗是有效辅疗方式之一。透过让患者在**高于1.4个大气压(1.4 ATA)**的环境中吸入纯氧,可提升血液含氧量、改善内耳缺氧、促进微血管循环与神经修复。根据美国海底暨高压氧医学会定义,急性突发性耳聋是高压氧治疗的14项正式适应症之一。
他强调,若突然出现听力减退或耳鸣,应立即就医,因为治疗的黄金时间仅约两周,错过可能造成永久性听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