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创办人兼执行长马斯克罕见盛赞中国民营火箭“朱雀三号”,直言其潜力足以超越自家的“猎鹰9号”,引发业界震动。不过他同时强调,中国若一切顺利,或许能在五年内追上猎鹰9号,但仍难与SpaceX的“星舰”相提并论。
根据《华尔街见闻》报道,朱雀三号由中国民营航天公司蓝箭航天研发,是中国首款可回收、可重复使用的液氧甲烷运载火箭。10月18日至20日,朱雀三号顺利完成首飞前的加注合练与静态点火测试,正式进入首飞倒计时阶段。按计划,它将在11月执行首次入轨发射,并进行一级火箭回收试验。
马斯克在社交平台X上接连发文表示:“他们(蓝箭航天)采用不锈钢与甲烷氧化剂的设计路线,非常聪明。朱雀三号可能在性能上击败猎鹰9号,若发展顺利,五年后甚至可能全面超越。”他补充说:“不过,当他们赶上猎鹰时,SpaceX的星舰也将全面进入发射阶段。”
朱雀三号采用不锈钢结构,全箭长66.1米、直径4.5米,起飞重量约570吨。一级火箭配备9台“天鹊-12A”液氧甲烷发动机,总推力超过750吨。液氧甲烷因燃烧更清洁、成本低且便于重复使用,成为全球新一代可回收火箭的主流方案。它兼具液氧煤油的高效率与液氢的高推力优势,同时减少积碳问题,非常适合多次点火与重复回收。
作为对比,SpaceX的“猎鹰9号”自2010年首飞以来,累计发射已逾500次,是目前全球最成功的可回收火箭之一。其一级火箭采用铝锂合金结构,搭载9台梅林1D发动机,发射成本约为每公斤3000美元(约1.26万令吉)。
蓝箭航天计划通过可重复使用技术,将朱雀三号的发射成本压低至每公斤约2万元人民币(约1.18万令吉),与猎鹰9号相当。其设计目标是实现“打完能回、修修再飞”,并以精准回收与软着陆技术为核心,推动中国商业航天迈向新里程碑。
业内分析指出,朱雀三号若首飞成功,中国民营火箭将首次进入与SpaceX正面竞争的阶段,也象征中国航天商业化与可持续技术能力的质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