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世界咖啡师锦标赛(World Barista Championship)决赛中,马来西亚选手卢新芫(Jason Loo)凭借稳定的台风、精湛的技艺和始终如一的亲切笑容,成功夺得第4名,创造了马来西亚在该赛事中的新纪录。
卢新芫曾在2017年参赛,并取得第7名,当时离决赛仅一步之遥。今年,他突破自我,勇夺全球第4名,刷新了马来西亚的历史最佳成绩。
2025年的世界咖啡师锦标赛于10月17日至21日在意大利米兰举行,来自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日本、丹麦、加拿大和中国的顶尖咖啡师在决赛中展开激烈角逐。
最终,澳大利亚选手杰克·辛普森(Jack Simpson)夺得了冠军,中国选手孙磊(Simon SunLei)和加拿大选手本·普特(Ben Put)分获亚军和季军,而日本的伊藤大贵(Hiroki Ito)和丹麦的克里斯托弗·萨永·霍夫(Christopher Sahyoun Hoff)则分别位列第5和第6名。
世界咖啡界的“奥运会”
这场世界咖啡师锦标赛被誉为咖啡界的“奥运会”。参赛选手需在15分钟内完成意式浓缩(Espresso)、奶咖(Milk)和创意特调(Signature)三项展示,每项展示需制作12杯咖啡供4位感官评审品尝与评分。比赛不仅考验选手的咖啡制作技巧,还挑战他们对咖啡产地、文化与待客之道的深刻理解。今年恰逢赛事创办25周年,从1999年在蒙地卡罗的14名选手小型比赛起步,已发展成吸引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的盛大赛事,成为推动全球精品咖啡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辛普森成为继安东尼·道格拉斯(Anthony Douglas,2022年)、萨萨·塞斯蒂奇(Sasa Sestic,2015年)和保罗·巴塞特(Paul Bassett,2003年)之后,第4位获得世界咖啡师锦标赛冠军的澳洲人。米兰上一次举办该赛事是在2021年,哥伦比亚选手迭戈·坎波斯(Diego Campos)夺得冠军。
自我探索之旅:咖啡为沟通桥梁
卢新芫在比赛中以“自我探索的旅程”(Journey of Self-Discovery)为主题,分享了他如何在内向与外向之间找到平衡,并通过咖啡与世界对话。他表示:“我天生内向,在咖啡的旅程中,我开始学习如何更主动地与他人交流。这并没有改变我,而是拓宽了我对成长的理解和方式。”
精选咖啡豆:瑰夏与利比里卡的完美结合
在选择咖啡豆时,卢新芫特别挑选了两款性格鲜明的咖啡豆——巴拿马西部奇里基省Finca Nuguo出产的瑰夏(Geisha)和来自马来西亚MyLiberica Coffee的利比里卡(Liberica)。瑰夏代表他忠于自我的内敛个性,而利比里卡则象征他在成长中逐渐培养出的外向特质。比赛中,他通过这两款咖啡豆的对比与融合,展现了自我成长的不同面向。
比赛中的三款咖啡——浓缩、奶咖与创意特调,分别象征着成长的三个阶段:认知(Acknowledge)、实践(Practice)与蜕变(Transform)。这一切的呈现,不仅是技艺的展示,更是他个人内心旅程的生动写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