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巫裔男子近日在脸书专页“Meanwhile In Malaysia”匿名发帖,疑惑为何在华人婚宴上,炒饭总是最后一道菜,而不是早些上桌让宾客与其他菜肴一同享用。他的提问看似简单,却意外引发全国热议,网友纷纷留言解答背后的文化逻辑与传统礼仪。

该男子在帖文中写道:“为什么炒饭不能和汤一起上?这样大家就能配着鸡、鱼或蔬菜一起吃啊。等炒饭上桌时,人都已经开始离场,常常没人动那盘饭,太浪费了。”

Advertisement

他的“困惑”迅速登上社交平台热搜,大批网民从不同角度回应——有人从中华饮食文化出发,也有人解释厨房出菜顺序的惯例,讨论气氛热烈又带点幽默。

不少华裔网民指出,这其实是传统宴席的礼序安排。婚宴讲究“先珍后凡”,象征主家对宾客的尊重,因此会先上较珍贵的菜肴,如鱼、鸡、虾、海参等“主菜”,而炒饭或面条通常被视为“压轴菜”或“填肚菜”,用来让还未吃饱的宾客结束时能再添一碗。

一位网友写道:“炒饭最后上,是因为主家要先让你吃好料,表示诚意。如果一开始就上饭,会被认为小气、失礼。”

也有网友补充,许多宾客在婚宴结束时都会打包剩菜,包括炒饭在内,因此即便没吃完,也不会浪费。

更有网民笑称,这样的“文化差异提问”其实挺有趣,让不同族群能更了解彼此的饮食习惯与礼仪背后的意义。

一句“为什么炒饭总是最后才上”,意外掀起了一场关于文化、面子与美食哲学的跨族群讨论。

上一则新闻母女不幸遭残杀案 凶器疑为剁肉刀
下一侧新闻才在世界赛夺第4连冠 砂拉越残奥金牌选手官宣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