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世界知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于2025年10月18日因病在北京辞世,享年103岁。这位世纪科学巨匠以开创性的理论成果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重要基础,一生见证了科学与时代的伟大变迁。

杨振宁与李政道在1956年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推翻了当时物理学界长期奉为圭臬的“宇称守恒”假设。翌年,两人因此获颁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史上首批获此殊荣的华人科学家,为世界认识华人科学力量揭开序幕。

Advertisement

杨振宁于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合肥,自幼聪颖好学。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随后于1944年取得北京清华大学硕士学位,并于1948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完成博士学位。此后,他长期活跃于国际学术界,先后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与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任教,并出任石溪分校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

在学术研究上,杨振宁在粒子物理、统计力学和场论等多个领域作出深远贡献。他提出的“杨–米尔斯理论”(Yang–Mills Theory)被视为现代量子场论和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基石,对人类理解自然界基本力起到了革命性作用。

1998年,杨振宁回到母校清华大学执教,正式定居北京。他的回归被视为“海外学人归根”的象征事件,不仅意义深远,也激励了无数年轻科研工作者投身祖国的科学事业。

从理论物理的高峰到教育事业的奉献,杨振宁的一生,是科学求真的写照,也是跨越世纪的华人精神象征。

晚年与妻子翁帆之间跨越半世纪的爱情,更成为世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2003年,杨振宁的第一任妻子杜致礼离世。翌年,时年82岁的杨振宁与年仅28岁的翁帆步入婚姻殿堂,两人年龄相差达54岁,这段“祖孙恋”“跨世纪恋”一度轰动中外。

根据媒体回顾,杨振宁与翁帆的缘分可追溯至1995年。当时他偕妻杜致礼前往汕头大学访问,翁帆正担任校方接待员。虽然后来两人各自生活,但偶尔仍以书信往来。2003年杜致礼去世后,圣诞节前夕,杨振宁收到翁帆的一封问候信,两人因此重新取得联系,并在香港相见,不久便在汕头登记结婚。

这段婚姻当年引起社会热议。有人祝福他们勇敢追求真爱,也有人质疑女方动机或批评男方迷恋年轻外貌。然而,面对舆论风波,杨振宁始终坦然,他多次公开表示:“我和翁帆之间的感情是真挚的,我们彼此理解、互相扶持,这是我晚年最大的幸福。”

翁帆在采访中也曾温柔回应:“他是一位温和、谦逊且充满智慧的人,我从未因为年龄差距而感到困扰。”

二十多年来,这对跨越世代的伴侣在北京共同生活,感情始终深厚。无论出席公开活动或私下相处,他们都展现出自然默契。外界曾调侃,杨振宁的岳父竟比他年轻21岁,他则幽默回应:“我一直称他们为翁先生、翁太太。”

从科学殿堂到人生情感,杨振宁的一生堪称传奇。他用才智改变了物理学的历史,也用真情诠释了爱情无关年龄的力量。

上一则新闻禁16岁以下学生使用手机 大马教育专家拍手叫好
下一侧新闻观众急报案为时已晚 37岁男直播中坠楼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