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装水一向被视为最干净、最安全的饮品,但专家警告:如果放太久、超过标示的“有效期限”,它不只会变得难喝,更可能让你无形中喝下“致癌微塑胶”。这些肉眼看不见的塑胶微粒,会随着时间累积增加,甚至深入人体器官,长期恐提高罹患肠癌、不孕及神经系统疾病的风险。

根据《每日邮报》(Daily Mail)报道,大多数瓶装矿泉水的有效期大约介于18个月至2年之间,但这个日期其实不是指“水质会坏掉”,而是代表“塑胶瓶的寿命”。专家解释,塑胶瓶材质主要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随着时间、温度与光线影响,会逐渐老化并释放出极细微的塑胶碎片,最终污染瓶内的水。

Advertisement

虽然有业者声称“过期的瓶装水照喝没问题”,但越来越多科学研究指出,塑胶老化释放的微粒,可能对人体造成慢性、长期的危害。

这些“微塑胶”大小约只有2微米(相当于千分之2毫米),却可能对人体产生深远影响。世界卫生组织(WHO)淡水塑胶污染专家雪莉·梅森(Sherri Mason)指出,环境中的塑胶会携带合成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与癌症、精子数量下降、注意力缺陷过动症(ADHD)、甚至自闭症等健康问题有关。塑胶正是这些有害物质渗入人体的“隐形通道”。

近年来,多项研究已在人体肺部、胎盘、母乳、甚至血液中检测到微塑胶颗粒。欧洲食品安全局认为,大多数微塑胶会被人体排出,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警告,仍有部分极细微的颗粒可能进入血液循环并停留在重要器官,引发神经毒性、荷尔蒙失调及慢性发炎反应。

换句话说,看似无害的一瓶矿泉水,若长期存放或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可能早已变成“塑胶鸡尾酒”。专家提醒,瓶装水并非越久越安全,最好在有效期内饮用、避免曝晒或高温存放,才能真正喝得安心。

上一则新闻黄金价涨疯全球慌 这一国却淡定“喝咖啡”
下一侧新闻大马多个地区 将有雷暴、豪雨及强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