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一对来自中国的夫妻,因在组屋非法繁殖并出售名贵布偶猫,7个月内靠“领养协议”卖出8只猫、进账4万6300元(约15万2790令吉),如今双双被控上法庭,可能面临监禁。
据《新明日报》报道,29岁的女被告邱诗雯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博士生,目前是永久居民;丈夫温天浩则是新加坡公民。两人被控违反《动物与飞禽法令》,邱女面对32项控状,温男则有31项,其中各16项正式提控,其余交由法官量刑时一并考虑。
调查显示,这对夫妻在2021年决定开设“猫舍”,声称本地布偶猫品质不佳,便从海外引进猫只,在家中进行配对繁殖,再通过社交媒体找买家,并要求签署所谓“领养协议”进行交易。事实上,这些协议实为买卖合同,规定买家反悔将没收50%定金。
他们把猫分为三个等级出售:
- 宠物级:4000—5000元(约1.3万—1.65万令吉)
- 猫秀级:5000—6000元(约1.65万—1.98万令吉)
- 特级猫秀级:6000—7000元(约1.98万—2.31万令吉)
2022年,他们首次被当局查获并罚款300元。但2023年初又遭举报,执法人员6月与8月多次上门,查获21只猫。进一步调查发现,他们在一年内繁殖约30只猫,其中19只是在罚款后继续非法繁殖的。
更讽刺的是,早在2022年5月,温男就向当局咨询过执照问题,并得知无论在哪里繁殖猫,都必须申请执照,且只能在指定猫舍进行,猫只也必须通过宠物店售卖。但两人明知违法,仍继续经营。
控方指出,这是明知故犯的案例,认为仅罚款不足以起到警示作用,要求判两人入狱两周,并罚款至少4万5000元。此案也可能成为新加坡首个“非法繁殖猫判监”案例。
辩方则求情称,两人对猫非常照顾,所有猫都接种疫苗,无疾病;他们并未弃养,也希望未来能领回猫只。律师强调,被告经济状况有限,希望法官只判罚金。
案件将于11月20日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