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一名父亲因孩子天天哭闹不肯上学,误以为老师态度恶劣害得孩子排斥上课,愤怒到校质问教师,言语中充满指责;然而,老师冷静面对,用耐心和理解揭开真相——孩子拒学的原因,其实只是因为父亲屡次失信。
任职教师的爱丽莎娜近日在 Threads 分享这段真实经历。她说,那名家长当时气冲冲来到学校,质问她为何“把家里情绪带到课堂上”,甚至指控她迁怒学生。面对无端的指责,她没有争辩,只是决定亲自了解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
隔天,爱丽莎娜单独约孩子谈心,并悄悄录下对话,以便还原事实、传达给家长听。孩子在谈话中坦言,他并非讨厌上学,而是因为父亲多次答应要早点来接放学,却次次食言。一次次的失落,让他对上学产生抗拒,却又不敢责怪父亲,只好谎称“不想去学校”。
爱丽莎娜随后将录音发给家长,并安抚孩子的情绪。令人欣慰的是,第二天,孩子带着笑容回到校园,情绪完全转变——因为那天,父亲真的提早出现,兑现了承诺。
“家长的一句话、一个行动,足以影响孩子整天的情绪。承诺不是小事,它在孩子心中代表信任。”她写道,“若无法履行,也该诚实解释,而不是让失信成为孩子的阴影。”
这则贴文发布后,引起网友广泛讨论。许多人赞赏她的处理方式温和却有效,也提醒家长在面对孩子情绪时,应先理解再责怪。
有网友留言说:“很多父母第一时间选择责怪老师,却没意识到问题其实来自自己。”
也有人表示:“您的做法太智慧了!教育不只是课堂上的教学,更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