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及原产业副部长兼亚庇国会议员拿督陈泓缣驳斥网传谣言,指称“2026年财政预算案零拨款华小、无新增华小、华社仅获9000万令吉”的说法纯属捏造与抹黑。
陈泓缣指出,首相兼财政部长拿督斯里安华上周五提呈的《2026年度国家财政预算案》讲稿长达130页,宣读时间超过两小时,但完整预算案实际上包含四册文件,总页数介于800至1000页。
“首相讲稿中未提及的数字,并不代表预算案没有列出。网络上一些片面解读,完全是误导公众的谣言。”
他昨晚在西海岸四邑公会77周年庆暨中秋联欢晚会上发表讲话时强调,昌明政府自上台以来,一直秉持公平与包容原则,持续支持多元族群与教育发展。
驳斥谣言:华社拨款远超9000万
陈泓缣详细说明,2023年昌明政府首次在非伊斯兰宗教场所拨款项目中,为全国华人新村拨出 5000万令吉;而2026年财政预算案中,也为“华人新村与印度村发展”拨出 9000万令吉。
此外,2025年度预算中,华小获拨 4780万令吉、独中获拨 2016万令吉,同样是政府史上首创。
“早在80年代,沙巴团结党政府由丹斯里百林领导时,就已开始为华文教育提供拨款。如今昌明政府延续并扩大这项传统。”
他补充,在 SJPP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计划 的 300亿令吉 中,有 200亿 面向全民开放,不分族群。
“这足以证明,华社在2026年财政预算案中的受惠额度,绝不止9000万令吉。”
重点在优化教育布局:搬迁微型华小势在必行
陈泓缣也谈及沙巴教育现况,指出全州华小中,平均有近一半学生为土著,部分乡区学校因人数锐减而成为“微型华小”。
“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将乡村微型华小迁往城市,让资源能集中、教学更有效率。搬迁比单纯‘保留数量’更具长远意义。”
他强调,理解华社“华小一间也不能少”的情感,但面对现实的人口结构变化,必须以务实态度寻找解决方案。
呼吁公民履责 踊跃投票
谈及政治局势,陈泓缣提醒,沙巴州议会已正式解散,他呼吁选民在即将到来的11月投票日,踊跃出门投票。
“履行公民责任,选出能代表人民利益的代议士,这是每一位沙巴子民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