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的马来西亚政坛,俨然成了一场滑稽剧。而剧中的“头号丑角”,无疑是那位口口声声高举道德大旗、却一再挑动社会撕裂的巫青团长——阿克马。

事情起源于一场“全球旅游交流晚宴”。原本是商机满满、促成逾4.2亿令吉交易额的经济盛会,却因一杯“含酒精饮料”被阿克马炒作成所谓的“宗教危机”。在他手中,一场促进国际交流的外交宴席,硬是被扭曲成道德审判的法台。

Advertisement

阿克马义正词严地怒斥部长“愚蠢”,要求首相撤职。他眼中容不下一滴酒,却容得下偏见与仇恨。他所谓的“信仰纯洁”,不过是为个人政治算计披上的圣袍;他自诩为守护道德的骑士,实际上手中挥舞的,是一把由极端主义铸成的刃。

他看不见旅游部部长张庆信为业者争取外资的努力,也看不见这场盛宴为国家经济打开的窗口。对他而言,几滴酒精比数亿投资更“可怕”,一场国际交流的笑容,不及他用来博取廉价掌声的怒吼。

真正的信仰,不是用来压迫他人的戒律,而是规范自身的准绳。多元社会的美,在于“能饮者饮、戒酒者戒”,而非强迫众人遵从少数人的禁忌。若连一场国际晚宴都要受极端者的道德枷锁约束,那“大马多元”四字便成了空谈。

旅游,是让世界看见我们的笑容,而非听见我们的咆哮。正如房地部长倪可敏所言:“国际晚宴提供酒饮,是国际礼仪的一部分。”在外交场合中,有人举杯、有 人敬茶,皆属文化礼数。文明的多样性,本无错,错的是那颗容不得差异的心。

讽刺的是,当部长举杯为国之际,阿克马却掀桌为己。他看不见4.2亿令吉的交易额,也不在乎万千旅游业者的生计,只盯着杯中那点酒精,大做文章。

在格局与胸襟之间,谁为国,谁为己,答案早已昭然若揭。

上一则新闻女司机无预警突然改道 20岁青年追尾当场身亡
下一侧新闻藤条打一下就上法庭?大马教育信任的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