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十一国庆+中秋”假期结束后,突然宣布多项新的出口管制措施,涉及锂电池、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以及中重稀土等关键物项。
周四傍晚5时,中国商务部官网一次性发布四项公告,分别针对以下几类物项实施管制:超硬材料、部分稀土设备与原辅材料、中重稀土物项,以及锂电池与人造石墨负极材料。所有新规将于 11月8日 正式生效。
在被列入管制的中重稀土物项中,包括钬、铒、铥、铕、镱等元素相关产品。根据商务部与海关总署联合公告,凡打算出口这些物项的企业,必须按照规定向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提出许可申请。
商务部发言人在记者会上回应称,此次被管制物项多具“军民两用”属性,中国依法采取出口管制,既是国际通行做法,也是维护国家安全与利益、履行国际防扩散义务的必要手段。发言人强调,这些措施 并非针对特定国家或地区。对于符合条件且合法合规的出口申请,中国将经过审查后酌情许可。同时,中国愿通过双边出口管制对话机制,加强与各方沟通与合作,以推动合规贸易,维护全球产业链稳定。
在同一天早些时候,商务部还宣布将对稀土相关技术和含中国成分的境外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同时,对部分逻辑芯片、存储芯片以及具有潜在军事用途的人工智能技术也将采取“逐案审批”措施。公告指出,对于出口至境外军事用户、列入出口管制或关注名单的进口商或最终用户,以及其控股 50% 以上子公司、分支机构的出口申请,原则上不予许可;凡用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军事用途、恐怖主义用途或提升军事潜力的项目,出口申请也原则上被拒绝。
此外,公告还明确,稀土开采、冶炼分离、磁材制造、二次资源回收等技术、工艺、设备及载体(包括工艺规范、设计图纸、工艺参数、程序、模拟数据等资料)未经许可不得出口。
除了这些管制措施外,商务部还宣布,从当日(周四)起,将反无人机技术公司、TechInsights 及其分支机构等 14 个外国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这些实体被指控与台湾地区展开军事技术合作、发表涉华不良言论、协助外国政府打压中国企业等,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对于守法合规的外国企业,商务部强调无需担心不良影响,中国仍致力营造稳定、公平、可预期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