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矿物及地质科学局(JMG)最新的活断层测绘研究揭示,彭亨、登嘉楼、霹雳、森美兰、沙巴及砂拉越均被列为具地震风险的地区。
天然资源及环境永续部副部长拿督斯里范长锡表示,当局正与大马气象局、本地多所大学及专业技术机构合作,全面更新《大马地震灾害地图》,以反映最新的地质与监测资料。
“新版地震灾害地图将综合近期地震活动、活断层分布及土壤勘探资料,确保全国地震风险评估更精确、更具前瞻性。”
范长锡是在国会下议院回答诚信党四加亭区国会议员阿米诺胡达提问时,作出上述说明。
他指出,气象局与矿物局已建立联合监测机制,持续追踪全国地震动态,并强化预警与应对系统。为此,气象局将在第13大马计划下执行**“地震与海啸服务强化计划第二阶段”**。
“该计划涵盖全国12个地震观测站的升级,包括在柔佛昔加末和麻坡增设两座新地震站,同时把新山、峇株巴辖及振林山4个现有观测站,从监测强震的系统升级为可侦测弱震的设施,以提升监测灵敏度。”
根据地震专家工作小组(由科研机构、大学及专业团体组成)的评估,昔加末与峇株巴辖的最大潜在地震强度属中等级别。
“虽然西马地震活动普遍较轻微,但靠近断层带的地区仍具潜在风险,例如受地质构造影响的丰盛港断层带。”
范长锡补充,国内建筑抗震设计均遵循**《欧盟规范8:抗震结构设计马来西亚国家附录》(Eurocode 8 Malaysia National Annex)**作为主要标准,为工程建设提供抗震设计与减灾参考,确保我国基础设施在地震风险下更具安全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