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发现,心脏病风险不仅与吃什么有关,更与吃饭时间密切相关!麻省总医院布莱根体系(Mass General Brigham)发表在《自然通讯》的一项研究指出,将进食时间限制在白天,尤其对夜班族与跨时区旅客,可显著降低因生理时钟错乱导致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夜班工作者的隐形杀手:昼夜节律失调

长期轮班或日夜颠倒会扰乱体内生理时钟,增加心脏病、中风及代谢症候群风险。此次研究首次显示,通过调整进食时间,可有效对抗这些风险。

Advertisement

研究团队招募20名健康年轻人,在无光线提示的研究中心进行两周实验:

  • 一组仅白天进食
  • 一组日夜皆进食
    睡眠时间一致,排除睡眠影响。

结果显示:日夜进食组心血管风险指标(血压、自律神经平衡、PAI-1等)在短短两周内明显恶化;白天进食组指标保持稳定。

营养师解析:早吃晚吃差别大

嘉义大林慈济医院营养师赖思吟表示,人体代谢白天活跃,晚间进食过晚会降低代谢率,增加脂肪堆积和心血管风险。晚餐拖到九、十点还可能干扰褪黑激素,影响睡眠和荷尔蒙平衡。

她补充,研究表明,总热量相同情况下,将热量集中在白天进食者,体重控制效果明显优于晚间进食者。

夜班族如何健康进食?

赖思吟建议:

  1. 尽量把进食集中在白天,夜间仅少量高蛋白轻食
  2. 避免宵夜高糖高脂,减轻胰岛素与脂肪负担
  3. 保持白天睡眠环境暗且规律,助力修复
  4. 增加白天阳光照射,调节生理时钟

健康没有捷径

赖思吟强调,生理时钟至关重要,长期打乱作息和饮食时间,会影响褪黑激素与饥饿素分泌,进而影响血糖、血压和体重控制。她提醒,尽量保持正常作息,避免让身体长期逆时针运行。

上一则新闻街头突爆百枪扫射 酿20伤惨剧
下一侧新闻油站深夜突发起火 汽油泵猛烈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