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贪污委员会(MACC)近期展开全国性“Ops Grip”联合执法行动,重拳打击走私及不合规轮胎。多家轮胎品牌商指出,不法商贩常见的违规手法包括伪造或篡改生产日期与标签,甚至把旧库存或翻新胎冒充新产品,牟取暴利。
记者昨日随队在沙亚南一处仓库直击发现,仓库内堆满成千上万条轮胎,多家知名品牌如米其林、倍耐力、德国马牌、邓禄普、固特异、Yokohama 与普利司通等,均派出技术人员协助检验。国内贸易及生活费部执法人员、马来西亚标准与工业研究院(SIRIM)专家也在场查验。
翻新胎冒充新品 售价便宜数百令吉
执法人员透露,这些非法轮胎售价往往比正规渠道便宜200至300令吉,吸引不少贪便宜的消费者。不仅如此,大量进口轮胎标注有美国DOT、欧洲E-MARK、中国CCC或泰国TOT认证,但未获得SIRIM的大马国家标准认证,依旧属违法。
反贪会特别行动部高级主任拿督詹利强调:“无论印有多少国际认证,只要没有SIRIM认证,就不合法!”他同时警告消费者切勿因贪便宜而购买无SIRIM标识的轮胎,否则将承担极高安全风险。
联合打击 涉案金额巨大
“Ops Grip”由反贪会特别行动部主导,联合内陆税收局、国家银行及关税局,在巴生河流域、槟城与柔佛共23个地点展开突击行动,已冻结多户银行账户,涉及金额高达7000万令吉,并查扣近1万8000条轮胎。
官方估算,该非法轮胎走私与造假活动,自2020年至今已导致政府流失至少3亿5000万令吉税收,冲击合法业者,也严重威胁消费者的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