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应对退休养老,许多人坚信“少花点、能省就省才是正解”。不过,有些人因长期过度节俭,反而错过了原本期待的美好“第二人生”,感到非常懊悔。
日本一对70多岁的退休夫妻,退休时手上有约4200万日元(约120万令吉)存款,每月还领取约25万日元(约7143令吉)年金,经济状况无虞。但他们因为盲目节省,旅行一年仅一次,几乎不外出用餐,也不买新衣服,最终迎来了另一场“无声的悲剧”,深感遗憾。
据日本媒体《THE GOLD ONLINE》报道,现居东京的佐佐木久子(化名,74岁)和丈夫正志(化名,76岁)均曾在大企业工作,约十年前正式退休。夫妻俩原本认为“少花钱就是保障”,因此限制旅行次数,几乎不外出用餐,衣物也极少添置。久子曾想,“只要我们俩身体健康、相伴在一起,生活简朴也无所谓。”但几年后,他们的生活开始出现变化。
随着时间推移,朋友们纷纷出国旅游、参加家族聚会,而他们却不断拒绝社交活动,甚至把“不花钱”当成一种美德。夫妻间交流减少,兴趣不再一致,各自过着各自的生活,连与孙辈的联系也变淡了。久子坦言:“回头看看,先生整天看电视,我最多去趟图书馆,有好几天一天都没跟任何人说话。”
她最大的遗憾是:“趁身体还健康时,本该多创造些美好回忆。”退休十年过去,两人体力和社交意愿同步下滑,虽然存款还在,但已难以享受生活。久子懊恼地说:“现在想花钱,体力跟不上,我到底是为了什么把钱存到现在?”错过了“能用钱的时机”,晚年只剩下孤寂。
专家指出,很多人过度担忧未来医疗和照护费用,但真正能“尽情使用财富”的阶段往往是在健康期。一旦错过这段黄金岁月,即使财富充裕,也可能陷入“有钱无生活”的困境。报道提醒,晚年资产规划不应只追求“钱不减”,更要思考“何时、为何而花”。过度节俭,最终恐怕不是守住了安全感,而是亲手错过了幸福,只剩无感与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