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全球各国纷纷调整其美国国债持有量,以降低对美元的过度依赖风险。其中,中国的动作尤为显著。中国曾持有超过1万亿美元(约4.2兆令吉)的美国国债,但如今已减少至7307亿美元,过去几年累计减持达5842亿美元(约2.46兆令吉),由最大持有国退居第三位。台湾财信传媒主席谢金河在其脸书发文指出,中国抛售的美债资金,实际上流向了英国。

谢金河回顾,2021年时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达1.3149万亿美元,稳居全球首位,日本以8849亿美元位列第二,当年英国持有仅1410亿美元,与台湾的1476亿美元相近,台湾略胜一筹。

Advertisement

不过,短短几年间,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谢金河表示,目前日本已成为最大的美债持有国,持有量增至1.1514万亿美元;英国跃升至第二,持有量激增至8993亿美元;台湾也上升至2998亿美元,跻身第十一大持有国,远超韩国的1222亿美元。这些数字反映了资金流向的显著转移。

对比2021年,中国减少了5842亿美元的美债持有量,而日本和英国分别增加了2665亿美元和7583亿美元,两国合计增加的规模(1.0248万亿美元)几乎完全接手了中国抛售的部分。尽管如此,外国持有的美债总额依旧达到8.526万亿美元,屡创新高。

谢金河分析,这说明资金只是从一方转移到另一方,并非消失,犹如“物质守恒定律”的体现。

至于中国抛售美债后资金的去向,谢金河指出,很可能流向了黄金。近年来,各国央行纷纷增加黄金储备比例,从约10%逐步提升至30%左右,而中国是其中最为积极的买家之一,推动黄金价格持续上涨,进一步带动白银市场走强。

不仅官方,中国民众也在加大黄金储备的力度,市场预期金价有望冲击4000美元大关,这使得长期买入黄金的中国投资者倍感振奋。

谢金河总结称,中国长期致力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但这条路依然漫长且充满挑战,而黄金或许只是过渡的资产配置选择,而非最终目标。

随着中国美债持有量大幅下降,未来其资产配置策略是否调整,仍是值得关注的重要议题。

上一则新闻男工程师摩托猛撞野猪 不幸当场身亡
下一侧新闻为保障员工下班后安全 安华:将推非工伤保险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