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名热爱运动的阳光青年,去年(2024年)在海南参加冲浪课程时,因进行「起乘」基础动作后突发罕见的「冲浪者脊髓症」,被诊断为胸9高位截瘫(ASIA A)。至今一年过去,他仍需依赖轮椅,每月医疗与护理费用高达6至7万元(人民币)。其女友小娜直言,冲浪机构在课程安排上存在热身不足、风险告知缺失等问题,目前已进入司法鉴定与诉讼阶段,并呼吁大众务必警惕。
意外经过
根据小娜的回忆,当天上午8时进行理论课,9时下水练习趴板与起乘。男友在训练中自觉「腰部像闪到」,休息片刻后继续练习。直至10时回旅馆途中,双腿逐渐无力并感到冰冷,本以为是失温,没想到20分钟后双腿完全瘫软,只能瘫坐马桶,情况急剧恶化。11时40分,冲浪学校才被通知并紧急送医。
抵院后,起初医师怀疑是缺钙或一般损伤,直至当晚进一步核磁共振与CT检查,才确诊为罕见脊髓损伤。因无明确手术指征,他只能接受持续转诊与保守治疗。
鉴定与后果
根据「暨南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出具的意见书,该学员于2024年10月1日在万宁某冲浪俱乐部训练时因热身不足、动作不当导致脊髓受损,伤情被评定为ASIA A级、一级伤残。
受伤前,男孩是户外运动爱好者,足球、篮球、登山样样精通;受伤后近一年几乎长时间在医院复健,早期连坐轮椅都困难,如今勉强能短时坐立,但已失去工作能力,长期医疗、自费药与看护费用沉重。

女友质疑
小娜质疑,当天正值连假高峰,课程安排过于紧凑,教练仅简要讲授知识便要求学员下水,没有充分热身与风险提示,更未评估学员是否适合冲浪训练。她表示公开发声的目的并非追责,而是提醒更多人避免同样悲剧:「如果能救一个人,就值得。」
医学观点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4年刊登的《急性脊髓过伸性损伤紧急救治中国专家共识》指出,水上运动普及使此类损伤增加,所谓「冲浪者脊髓症」并非孤例,凡涉及背部过度后伸的运动(如瑜伽、皮拉提斯、部分舞蹈动作)都有诱发风险。临床识别不足,常被误诊,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不可逆后果。
小娜呼吁
她强调,这类病例在全球确诊数不到百例,虽罕见但一旦发生,代价极其沉重。她提醒初学者与培训机构务必重视热身、风险告知,并警惕下肢麻木、无力、冰冷等警讯,一旦出现必须立即停训并就医,以免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