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塔莉(Natalie)的墨西哥避寒之旅原本轻松愉快,却因突发病况演变成一场噩梦。她因生病住院两天,本以为有医疗保险无需担心,没想到七个月后却收到高达1万8千元的账单,整趟旅行最终变成一场“破产之旅”。相关专家提醒,出国前务必仔细确认保险内容,必要时在就诊前先联系保险公司。
根据《Moneywise》报道,娜塔莉在墨西哥旅行时突然身体不适,被送院住院两天。她当时向院方提供了保险资料,并依照要求交出信用卡。经过抽血检查、CT 扫描与抗生素治疗后,她顺利康复出院。
然而,七个月后她惊愕发现信用卡被扣除1万8千元。她立即联系旅行保险公司,却被告知保险已经支付了最高保额1万元。她再致电医院索要账单明细,却始终无人回应。她试图透过信用卡公司提出异议,但不到一个月就被告知案件已结案,剩下的就是她与一张无法推卸的巨额账单。
报道指出,娜塔莉最大的问题在于选择了最便宜的旅行保险方案。她花了142元购买基本方案,虽包含旅程取消或不便险(4千元)、紧急医疗(1万元)、医疗运送(5万元),但额度不足以覆盖这笔高昂费用。若她愿意多花93元,升级到235元的方案,紧急医疗额度即可提升到5万元,医疗运送高达100万元,完全足够应付突发状况。专家建议,出国旅行时紧急医疗保险额度至少应达到10万元。
事实上,不少美国人误以为国内的医疗保险在海外同样适用,但这并非普遍情况。像联邦医疗保险(Medicare)和联邦医疗补助(Medicaid)都不涵盖境外医疗。国务院提醒,旅客在出发前应确认保险是否涵盖海外紧急与例行医疗照护,若目的地偏远或高风险,更应考虑投保“医疗后送险”(medical evacuation insurance),其费用动辄超过10万元,却可能决定能否被及时送到合适的医疗机构。
美国疾控中心也强调,对于已有既往病史、计划出国超过半年或参加高风险运动(如潜水、滑翔伞)的旅客,旅行医疗险必不可少。即使在全民医疗的国家,非公民通常也无法享受同样保障。
除了选择保额充足的方案,专家还提醒旅客:若情况不紧急,应在治疗前先联系保险公司,了解费用并索取明细,尤其是医院要求留下信用卡时,更要谨慎确认收费细节。
此外,旅行保险通常有严格的购买时限,很多保险必须在订行程不久后购买;若有既往病史,更可能需要额外豁免。国务院建议,购买保险前务必逐条阅读保单条款,确保涵盖目的地、旅程时长、紧急医疗、医疗运送、旅费损失、紧急现金,以及 24 小时紧急求助热线等必要内容。
唯有充分了解并选择适合的保险方案,才能避免在异国他乡因突发医疗状况而陷入巨额债务,真正让旅行安心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