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17-2021年马来西亚国家癌症登记摘要》数据显示,乳癌依旧是国内最普遍的癌症,其次则是结肠癌与肺癌。和2012至2016年的数据相比,2017年至2021年间癌症病例明显增加,且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

迷思一:癌症等于死亡?

癌症并不代表绝路。随着医学技术进步,许多癌症的治愈率与存活率已显著提升。例如,早期乳癌、前列腺癌及甲状腺癌的五年存活率超过九成。换句话说,癌症已逐渐从“绝症”转变为可控的慢性疾病。通过规范治疗、健康管理与积极心态,患者能长期与癌症共存,并保持良好生活品质。

Advertisement

迷思二:癌症一定是遗传,无法避免?

实际上,高达九成的癌症与环境及生活方式有关,仅约一成与遗传基因相关。即使家族中有人罹癌,也不代表自己一定会患癌。所谓“遗传性癌症”大多与特定基因突变相关,如 BRCA1/BRCA2,这会增加患癌风险,但并非百分之百。整体而言,真正的遗传性癌症仅占全部癌症的 5% 至 10%,绝大多数仍属“散发性”,与后天因素息息相关。

迷思三:吃糖会让癌症恶化?

人体所有细胞都依赖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包括癌细胞与正常细胞。虽然癌细胞消耗较多葡萄糖,但没有确切证据显示高糖饮食会直接加速癌症恶化,或戒糖能缩小肿瘤。然而,糖摄取过量容易引发肥胖,而肥胖已被证实是多种癌症的高风险因素。过多糖分会导致胰岛素分泌增加,从而间接为肿瘤发展提供温床。

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超过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日常生活中若能养成良好习惯,就能有效降低风险:

  1. 远离致癌因素:不吸烟、少饮酒、避免强烈日晒,减少接触空气污染与石棉、苯等化学物质。
  2. 均衡饮食:多吃蔬果与全谷物,减少加工肉类与红肉,避免过量糖、盐与油脂摄取,保持健康体重。
  3. 坚持运动:每周至少 150 分钟中等强度活动,如快走、游泳等,有助提升免疫力。
  4. 接种疫苗:HPV 疫苗可预防宫颈癌及口咽癌,乙肝疫苗可降低肝癌风险。
  5. 定期筛查:高风险人群应进行乳腺摄影、结肠镜等筛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癌症不是宿命,更非等同死亡。虽然基因无法改变,但生活方式完全由我们掌握。预防胜于治疗,每一次健康的选择,都是对未来的最好投资。

上一则新闻杨巧双:残奥会同意谢儮好不禁赛
下一侧新闻大马面临多个“潜在危机” 再不改变恐变最穷老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