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医疗费用持续飙升,已成为大多数家庭不得不面对的沉重负担。过去,保险或许只是“可有可无”的选择,如今却几乎成了家庭预算中的必需开销。然而,随着保费逐年上涨,很多人难免心生疑问:保险真的值得吗?

真实案例比比皆是。曾有病患因肾结石在私人医院接受两次手术,出院账单高达7万令吉,所幸全数由保险承担,否则根本难以负担。这类经历凸显出医疗险的重要性。

Advertisement

另一名跨国公司经理的遭遇同样令人警醒。他长期认为自己身体健康,不必急着买保险,只依赖公司医疗卡和存款。直到突发胆结石紧急手术,账单接近四万令吉,而公司保险仅支付部分,他被迫自掏腰包承担两万多令吉,才惊觉一场“小病”竟能轻易掏空积蓄。

放眼大马医疗现况,小手术往往就要数万令吉。割盲肠、结石手术都属高额开销;心脏支架费用一般在6万至10万令吉之间;癌症标靶药或免疫疗法更可能高达数十万。即便是中产家庭,一旦面对这种开支,也可能陷入财务困境。

保险的价值并不在于“划算”与否,而在于能否帮助承担突发的巨大风险。它并非让人致富的工具,而是当病痛来袭时,能让患者安心接受治疗,不必在费用与疗效之间两难取舍。

虽然医疗险保费逐年上涨,但其本质是一种风险转移机制。每月缴纳少量费用,换取的是关键时刻“以小博大”的保障。当大病发生时,这份保障往往就是维系财务稳定的最后屏障。

因此,即便经济能力有限,医疗险与意外险仍是不容忽视的优先选择。其他保险或可延后考虑,但基本的医疗卡应当确保在手,以应付最常见、最现实的住院与手术开销。

保险不应被视为单纯的支出负担,它更像是一张人生的安全网。真正的意义,在于当风险突如其来时,能让家庭依然守住生活的稳定与尊严。

上一则新闻男子全裸潜入女邻居家 偷走内裤5分钟又归还
下一侧新闻家门口失踪十多天后被发现 2岁女童冻死石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