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巴黎残奥会的赛场上,谢儮好再次用实力与坚持,让大马国旗高高飘扬。他继东京之后再度登顶世界之巅,全国上下沉浸在“残奥双金”的荣耀中,媒体争相报道,领袖们送上祝贺,社交平台满是“大马之光”的赞誉。他是人民的骄傲,也是国家的英雄。
然而,短短一年后,这份荣耀却被现实狠狠碾碎。大马残奥理事会(PCM)秘书长苏布拉承认,因赞助商“临时跳票”,原本承诺的6万令吉奖励金缩水,至今仅零零散散发出部分。更令人震惊的是,理事会竟辩称“因没签合约,无法追责”。一句“无能为力”,就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理事会当初为了博取掌声,在媒体前高调宣布奖励,却没有签下任何保障运动员权益的正式文件。这不是单纯的疏忽,而是赤裸裸的失职与不负责任。
当谢儮好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不满时,理事会不仅没有反省,反而反咬一口,召开记者会,扬言要控告他“诽谤”,甚至来信考虑对他禁赛。这已经超越了行政不善,简直是打压与霸凌。一个为国拼尽全力的冠军,因为追问合理待遇,就要冒着被毁掉职业生涯的风险。这种做法制造的,不是制度公正,而是白色恐怖。
若赞助商退出,理事会理应承担责任,先行垫付,再向违约方追讨,而不是把运动员推上祭坛。真正该被追究的,是失职的管理层,而非在赛场上流汗拼搏、仅要求兑现承诺的运动员。
青体部长杨巧双的态度更显冷淡。她强调政府奖金已发放,问题与部门无关。话虽正确,却失去温度。运动员在理事会的威胁下战战兢兢,身为主管部长,理应明确表态反对这种打压,而不是仅仅事后补一句“力挺”。若无法阻止理事会动辄以“诽谤”之名打压运动员,那么部长的表态,终究只是纸面承诺,难以真正保护运动员的权益与尊严。
赞助商违约固然令人遗憾,但真正造成伤害的,是理事会制度性的崩坏。没有合约、没有备案,却大肆宣扬博取掌声;当承诺落空时,却推卸责任、反咬运动员。这才是最令人愤怒的荒谬。
责任在理事会,不在运动员。欠钱的是理事会,承诺落空的是理事会。今天,一个残奥冠军必须冒着被禁赛的风险,才能争取到本就属于他的奖励,这是整个体系的耻辱。
从荣耀到压制,从举国欢腾到白色恐怖,谢儮好的遭遇揭示了残奥理事会的荒唐与傲慢。真正该被追究与下台的,不是勇敢发声的运动员,而是那些失信、推责、拒绝承担责任的理事会领导层。
谢儮好,你的坚持不仅是为自己,更是为所有大马运动员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