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木省华总会长兼成邦江中华总商会会长拿督吴标生博士今日发表文告,直言马来西亚医生大量流失的根源,不在于外国的“吸引力”,而是国内医疗体系本身存在的巨大“推力”。他以自身家庭经历为例,表态支持大马医药协会主席的观点,并反驳所谓“向新加坡索赔”的论调。
吴标生指出,他的三名子女均在国外完成专科培训并行医,却没有打算回国服务。“作为父亲,我尊重他们的选择;但作为马来西亚人,我感到痛心与无奈。这不是个别案例,而是体系无法留住人才的真实写照。”
他解释,子女之所以选择留在海外,不仅因为待遇优厚,而是因为马来西亚医疗体系的问题令他们却步。“在国外,他们拥有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合理的薪资、专业的环境和良好的生活平衡;反观国内,则面对职业前景模糊、合约医生制度不稳定、待命津贴过低和超负荷的工作压力。”
他更直言,制度中长期存在的“天花板”尤其打击非土著专业人士。“在国外,晋升看能力与贡献;在国内,却常担心‘升职看肤色’,这种基于种族而非绩效的现象,才是摧毁专业抱负与爱国心的最强推力。”
因此,他坚决支持大马医药协会的立场,批评“索偿论”只是在转移焦点,丝毫不能解决人才流失背后的制度性不公。
吴标生呼吁政府展现政治意愿,推动根本改革:
- 立即调高并定期检讨待命津贴(ETAP),而不是让医护人员苦等至2026年;
- 彻底改革合约医生制度,确保转正与专科培训机会公平透明,回归以绩效为核心;
- 建立唯才是用的晋升机制,打破种族壁垒,让专业能力与贡献成为唯一标准;
- 对标国际标准,合理设定医患比例,减轻医护负担,提升医疗质量与福祉;
- 优化工作环境,简化行政流程,更新设备与资源,营造支持而非消耗热忱的体系。
他最后强调:“真正该‘索赔’的对象,不是外国,而是我们对本国医疗体系长期的忽视与不公。只有在公平公正、尊重专业的环境下,我的孩子和无数海外大马人才才会愿意回来。请停止怪罪他人,也请摒弃‘看肤色’的陋习,投资并善待我们自己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