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拉越粮食工业、原产业与区域发展部常秘拿督西莱达哈指出,棕油业是砂拉越经济的重要支柱,但目前正处于关键转折点——既是推动GDP与农村发展的引擎,同时也面对全球可持续发展要求与营运挑战。
他透露,2023年砂拉越棕油出口总值达143亿令吉,占全州出口额的10.9%,仅次于原油出口,未来更有望超越。他感谢业界长期贡献,不仅创造就业、带来稳定收入,也改善了农村道路、水电与通讯等基础设施。
不过,他强调,国际市场对可持续标准日趋严格,例如欧盟的反砍伐森林条例,要求业者证明产品与森林砍伐无关,导致生产与认证成本增加。同时,投资者与消费者也透过环境、社会与治理(ESG)标准,对棕油业提出更高要求。
“马来西亚可持续棕油(MSPO)认证已属强制,永续棕油圆桌会议(RSPO)是全球基准。这些认证不再是竞争优势,而是生存所需。”他说。
他补充,在“后疫情发展战略2030”下,砂拉越应推动棕油下游产业发展,减少依赖原棕油出口,把加工与增值活动留在本地,以带动更大经济效益。
西莱达哈也坦言,砂州棕油业仍面对劳工短缺、过度依赖外籍工人、生产与物流成本比西马高15至20%、以及繁杂法规等问题。同时,业界还需兼顾环境与社会责任,包括泥炭地管理、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育,以及工人福利与职业安全。
“这些挑战必须靠协作解决。业界、政府、小农与科研机构需携手合作,探索创新与永续发展之路。”
他呼吁业界善用论坛平台,坦诚交流与分享反馈,共同寻求解决方案,巩固砂拉越在全球永续棕油生产的领导地位,确保行业长期竞争力,并持续为砂州未来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