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一名63岁的程姓妇人日前陪同丈夫到医院健检,等候时在癌症筛检柜台注意到粪便潜血检查,顺手领取检体管。结果化验呈现「阳性」,进一步进行大肠镜检查时,在乙状结肠发现可疑早期病灶,切片证实为大肠癌。她随即接受达文西机械手臂辅助手术,成功切除肿瘤,并透过自然孔顺利取出检体,术后恢复健康。
仁爱长庚合作联盟医院大肠直肠外科主任赖以立解释,大肠癌的形成与环境因素(如吸烟)、基因遗传、基因突变以及饮食习惯等息息相关,而大肠息肉也有演变为癌症的可能。粪便潜血检查可有效筛出高风险患者,并引导他们接受大肠镜检查,以便尽早诊断和治疗。
赖以立指出,经电脑断层检查发现,该名患者的大肠癌尚属局部,未有转移,因此首选治疗方式就是切除手术。传统剖腹手术已逐渐被微创腹腔镜取代,但一般微创仍需较大切口以取出检体。

考虑到病人的健康状况、肿瘤位置及身体条件适合,团队为她施行达文西机械手臂辅助手术,只需在腹部开几个约1公分的小孔,就能完成肿瘤与肠段及相关血管淋巴组织切除,最后进行肠道吻合。手术费用由健保给付,但耗材需病人自费。
他提醒,随着年龄增长,大肠黏膜出现息肉是导致大肠癌的主要风险之一。卫福部已将粪便潜血检查的补助筛检年龄,从50岁下调至45岁以上,借此让更多人能够及早发现并治疗,提高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