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1岁7个月大的男婴,迟迟无法开口叫“爸爸”“妈妈”,家长带到中国医药大学新竹附设医院检查后,发现孩子除了语言发展迟缓,还伴随眼神交流不稳、人际互动兴趣不足等情况。经过约一年的心理治疗与父母陪伴引导,他如今已能说出“爸爸抱抱”“妈妈抱抱”,语言与社交能力都有明显进步。

院方指出,自闭症具有高度遗传性,但至今尚未找到确切的基因,也无法通过产前检测判断。中国医药大学新竹附设医院身心科主任王明钰提醒,若家族有自闭症病史,家长应特别注意孩子的早期发展。若在6个月大以前,孩子很少对人微笑、缺乏眼神互动,或语言学习明显落后,就应尽早带孩子接受专业评估。

Advertisement

3岁前是大脑塑形关键

王明钰强调,0至6岁是自闭症光谱障碍的黄金介入期,其中又以3岁前最为关键。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成长环境,照顾者的互动品质会深刻影响孩子的语言、社交与情绪发展。她提醒家长,其实父母就是孩子最重要的教练与引导者。

心理师进一步解释,幼儿早期社会互动的四大核心能力包括:

  • 社交参与(互动与分享)
  • 沟通能力(眼神、手势、语言)
  • 模仿能力(学习的基础)
  • 游戏能力(认知与人际技巧的养成)

自闭特质孩子常在这些领域发展较慢,并可能出现固着行为,例如反复转车轮、排列玩具、专注看电风扇等,因此在学习互动或游戏方式时,需要更多引导与支持。

“三步骤互动法”助提升沟通

心理师建议,日常生活就是最佳的介入时机,家长可依孩子的能力设定互动目标。她提出“三步骤互动法”:

  1. 进入孩子的注意力范围:模仿孩子喜欢的活动,例如一起推车,建立互动桥梁。
  2. 创造沟通情境:例如故意把车子撞倒,再说“哎呀,车子撞倒了!”,让孩子体会语言与情境的连结。
  3. 需求引导语言:当孩子想要饼干时,先示范说“饼干”,待孩子模仿发音后立即鼓励,再逐步延伸句子长度,循序渐进提升表达能力。

专家提醒,早期观察与及时介入,能显著帮助自闭症孩子在语言与社交发展上获得进步,家长的陪伴与参与,更是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关键力量。

上一则新闻安华吁各国施加严厉惩罚 立即与以色列断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