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醒来,第一反应就是拿起手机“滑一眼”。但专家提醒,这个习惯其实正在悄悄消耗你的大脑专注力,让你更容易分心、疲倦。
研究指出,大脑刚从睡眠状态苏醒时,会进入“阿尔法波”(Alpha Waves)阶段,频率介于8至12赫兹之间。此时大脑处于放松却警觉的状态,是进行深度思考与创造性工作的黄金时段。
Advertisement
然而,一旦起床就立刻浏览新闻、讯息与社交媒体,大脑会被迫切换到“被动反应模式”,瞬间涌入的大量资讯犹如“数字垃圾食物”,让人还没开始一天,就已感到精神涣散。
数据显示,每天清晨6至8点是全球手机流量的高峰,数百万人同时在起床后被资讯轰炸。短期可能带来焦虑,长期更会削弱大脑的专注力与认知功能,甚至形成习惯性分心的恶性循环。
9个晨间习惯,帮你养出超强专注力
专家建议,起床后至少延迟30分钟再接触手机,让大脑保持清晰状态。以下9个习惯能有效提升专注力:
- 安静5分钟:深呼吸,降低压力荷尔蒙。
- 活动身体:伸展、伏地挺身,促进血液循环。
- 读书代替刷手机:诗集、小说、经典读物都能激发灵感。
- 写下今日三要事:分清“重要”与“紧急”。
- 专心吃早餐:不滑手机,专注味觉体验。
- 数位排毒30分钟:起床先别碰手机。
- 做点创意练习:写日记、画画、发想点子。
- 接触自然光:阳光能调整生理时钟。
- 提醒自己“为何努力”:为行动注入意义。
结论:想让大脑一整天保持敏锐,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起床别碰手机,把清晨的黄金专注力留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