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经济部长拉菲兹指出,近期因 STPM满分生黄煜轩未能透过大学中心单位(UPU Online)获录取 引发的争议,反映了非马来社群对公立大学录取制度普遍存在的不信任感。

族群观感分歧

拉菲兹在其播客《卸任部长》中说,当类似事件发生时,社会往往被迫二选一:

Advertisement

  • 有人支持黄煜轩,认为他遭受不公;
  • 也有人声称他之外还有更优秀的申请者。
    “马来人认为有更顶尖学生,华人和印度人则视之为歧视案例。”

透明度才是关键

他强调,即使废除大学预科班(Matrikulasi)制度,也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关键在于录取机制的透明度。
“如果有上千名满分申请者,那么最终只录取85人时,筛选的标准究竟是什么?”

据了解,黄煜轩在STPM考获4.0满分,学科积分高达99.90,却未能进入心仪的会计系。他在马华总会长魏家祥陪同下召开记者会,引发广泛关注。高教局总监阿兹琳达回应称,他在马大申请者中排名第1129位,但会计系只提供85个学额。

对策与改革

拉菲兹认为,允许不同资格背景的学生进入大学,在许多国家都属常见制度。他建议:

  • 大学课程应配合市场需求,削减冷门科系,扩增热门学科学额。
  • 采用成绩钟形曲线(常态分布),从中识别学生最突出的优势,以便更公平录取。
  • 提升大学财政自主性,政府无法负担所有合格生的费用,因此大学可设“直接招生”学额,通过收取较高学费自筹经费。

核心问题

拉菲兹总结,大学录取制度的问题不仅在于配额,而是缺乏清晰、公正、有效的标准。他强调,唯有提高透明度,才能真正恢复公众对高等教育制度的信任。

上一则新闻购买车牌号码SSB 1 华裔女被骗逾25万
下一侧新闻大路发生致命车祸 轿车高速撞前车至少1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