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6000令吉该追豪车还是稳健储蓄?一名本地女子在Threads发文,表示自己正犹豫是否入手马赛地A Class或宝马3系列,瞬间点燃网民热议,掀起关于年轻人消费观与理财观的大讨论。
她透露,目前驾驶的是父亲赠送的本田思域(FE),日常只需偿还PTPTN贷款和缴付电话网络费。她认为换一辆豪车能提升生活品质,但又担心维修与保养开销过于沉重,因此在帖子中询问:“6000令吉薪水,买宝马320i还是马赛地A180?”
留言区迅速涌现意见,不少人直言反对,提醒豪车并非理性选择。有人 bluntly 指出:“6000薪水根本撑不起这两款车,保养费动辄数千,分分钟入不敷出。” 也有网民分析,6000令吉净收入的合理供车额度应在900至1200令吉之间,远低于豪车的月供水平,劝她应优先考虑储蓄或置业。
事件也折射出马来西亚年轻人面对的现实矛盾。根据大马统计局2023年数据,吉隆坡年轻上班族的起薪多在2500至3500令吉之间,6000属中上收入,但随着高昂房租(约1000令吉)及PTPTN贷款(平均200至500令吉),要承担豪车成本依然吃力。
网民提醒,豪车除了高额月供,还有数千令吉的保养与维修开销,加上车辆贬值快,理财角度并不划算。不过也有少数人支持女子追求梦想,认为“生活不是只为了省钱,年轻人也该犒赏自己一次。”
更多评论强调财务规划的重要性:“买房、投资教育,才是更长期的保障。”有人建议年轻人遵循“50-30-20”理财法则:50%用于生活开支、30%储蓄与投资、20%用于娱乐消费,而豪车供期动辄占收入一半以上,风险过高。
“就算还和父母同住,也不该贸然入手豪车,把钱存作应急基金,或用于房屋头期付款,比把所有积蓄投进一辆会迅速贬值的车要明智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