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33岁的女子易娟,因靠维修无人机和开设培训班,年收入超过500万元人民币而走红。她近日受访时表示,无人机维修市场人才极度短缺,目前她每年维修约6000台无人机,并已开设专班授课,目标是培养专业团队,进一步拓展产业链。
据《九派新闻》报道,易娟最初是无人机销售代理,但在工作中频繁接到客户投诉售后服务慢、维修费用高等问题,特别是农业植保、测绘等行业用户对紧急维修有强烈需求。由于代理商无法自行维修,她在2022年毅然转型,与丈夫共同创办“疆灵科技”,正式进军无人机维修领域。
他们拜师学艺,建立起零件供应链,并将原本需一到两周的维修周期压缩至3天内完成,维修费用也只有官方的三分之一。首单就完成了一起机臂损坏的快速维修,让她迅速在无人机用户圈打响口碑,生意随之爆发增长。
除了提供维修服务,易娟还开办无人机维修训练班,学费为1.5万元人民币。课程内容注重实操,包括飞控系统调试、传感器校准等,补足传统大学课程重理论、缺实践的短板。
25岁的河南青年于艺贺在学习一个月后表示,大学学的是无人机应用技术,但实操机会少,来这里后不仅学会维修,还能接触到飞控调试技术,计划将来回乡开设维修门市。
截至目前,已有超200位学员毕业,60多人已在家乡开设维修店。易娟透露,接下来还将拓展至机器狗和机器人等新兴设备的维修领域。
报道称,中国目前无人机维修师缺口超过300万人,至2025年预计全国注册无人机数量将突破300万架。在部分地区,无人机维修毕业生月薪已超过万元,高级技师时薪甚至可达千元。随着技术门槛与市场需求的不断攀升,该行业展现出巨大的收入潜力与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