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邮报》近日探讨一个长久以来的饮食争议:到底该喝全脂牛奶,还是低脂牛奶?
最新一项大型回顾研究发现,无论选择全脂还是低脂,牛奶、优格和起司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差异并不显著。换句话说,乳制品整体上与心脏病和中风风险呈“中性关系”。这一结论挑战了美国多年来坚持“必须选择低脂乳制品”的官方饮食指南。不过,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沃尔特·威列特提醒,背后的真相远没有那么简单。
研究指出,全脂牛奶的确与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上升有关,而低脂牛奶并未发现类似问题。但关键在于“比较对象”与“替代选项”。在许多研究中,乳制品往往是与精致碳水化合物、含糖饮料或红肉作比较,相较之下乳制品看似“无害”,其实只是“不比这些更糟”,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影响。
如果将乳制品换成坚果、大豆等植物蛋白,研究显示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会下降;反之,以红肉替代乳制品,则风险会明显升高。其他研究同样指出,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如大豆油、橄榄油、菜籽油)取代乳脂,更能降低风险。
威列特强调,饮食重点应放在健康脂肪上,尤其是不饱和植物油,而不是乳脂。如果一定要摄取乳制品,发酵类产品如优格和起司可能比牛奶更有益。至于份量,每天适量一份全脂乳制品通常不会显著增加风险,真正需要注意的是总摄取量。
他同时提醒,选择低脂乳制品时要小心“替代热量”的来源。若以糖或精致淀粉取代脂肪,不仅没有好处,甚至可能更糟;相对来说,以坚果、豆类或植物油来补足,才是更健康的做法。
从营养成分上看,全脂牛奶脂肪含量约3.25%以上,低脂在1%至2%,脱脂则仅约0.5%,三者在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上差别不大。专家建议,蛋白质摄取仍应以坚果、大豆与其他豆类为主,而非过度依赖乳制品。如果需要额外补充,低糖豆浆等植物奶是更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