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大巴窑一巷第105座组屋内,三名年长兄妹蜗居在环境恶劣的“垃圾屋”已超过20年。其中年过七旬的二妹欧亚杨(78岁)每天靠捡纸皮维生,即使风雨无阻,一天辛苦奔波下来最多也只能赚取67元(约220令吉),再加上善心人士的资助,才勉强维持一家三口的生活。

三兄妹相依为命

欧亚杨自年轻时便与家人居住于这间两房式组屋。父母离世后,她与87岁的大哥及67岁的弟弟继续相依为命。三人皆未婚,无伴侣与子女照料。大哥因心脏病几乎无法自理,所有起居都落在欧亚杨肩上,每隔数月她还得扶着哥哥到医院复诊,过程对年迈体弱的她来说极为艰辛。

Advertisement

“我虽然是妹妹,但却既当姐姐又当母亲,真的很苦。”她无奈地说。

欧亚杨每天到附近咖啡店捡拾纸皮,再推到收购点变卖。纸皮价格低廉,每公斤仅值6分钱(约20仙),换来的微薄收入只够买些洗发水和沐浴露等日用品,至于伙食,她主要依靠咖啡店摊贩们的善意接济。

环境堆满杂物 邻居忧隐患

记者探访时发现,屋内客厅被杂物塞满,几乎无处落脚,站在门外已能闻到刺鼻异味。邻居抱怨,“垃圾屋”常传臭味,更引来老鼠横行,走廊几乎每天都能见到鼠群窜动。

住在隔壁的赛谢(39岁)说,母亲因坐轮椅进出常被堆积物阻碍,“若发生火患,我们会面临无路可逃的困境。”他也曾亲眼见到老鼠沿着铁门钻入欧亚杨的家中。另一名邻居则透露,三兄妹平日鲜少与人交谈,关系冷淡。

义工伸出援手 发起募捐

情况曝光后,义工组织“助乐”今早集结约35人到场,带来大量工具和消毒用品,展开大规模清理行动。由于垃圾数量惊人,义工们必须分组合作,有人站在楼梯口传递垃圾袋,也有人推着手推车将废物运下楼。清理工作持续到截稿前仍在进行。

“助乐”创办人吴建麟(47岁)受访时指出,除了协助清扫,他们也在社交平台发文呼吁公众捐款与捐赠家具物品,包括桌椅和橱柜等,以改善三兄妹的居住环境。

这场由社区与义工合力展开的救助行动,不仅让三兄妹暂时看见生活改善的希望,也凸显了弱势群体长期被忽视的困境。

上一则新闻疑与同屋室友发生争执 男子遭割颈血流如注
下一侧新闻不雅集团潜伏一年 三星级酒店沦为“红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