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65岁林姓妇人近期常感到双脚麻木、冰冷,走路稍微久一点就出现小腿酸痛和抽筋。起初,她以为只是年纪大、血液循环差或肌肉疲劳,但就医后发现,问题竟是周边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PAD),医生提醒,这些看似小毛病,其实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早期信号。
据联合新闻网报道,卫福部桃园医院心脏内科医生萧擎宇指出,心脏健康固然重要,但全身血管状况同样关键。周边动脉疾病是指心脏和脑部之外的动脉出现狭窄或阻塞,主要因血管内皮受损、胆固醇及脂肪堆积而形成动脉粥状硬化。
萧擎宇形容,心脏就像发电厂,血液是能源,一旦动脉阻塞,末端组织得不到充足能量,功能便会受影响。因此,脚麻、脚冷、行走困难可能就是身体发出的“血管预警信号”,有时甚至预示心肌梗塞或中风风险。
护理师邓芳俞提醒,高风险人群包括吸烟者、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或高血脂者,以及50岁以上民众。若出现间歇性跛行(走一段路小腿酸痛,休息可缓解)、脚长期冰冷、伤口不愈或脚趾发黑,务必尽快就医,避免病情延误。
萧擎宇指出,虽然周边动脉疾病常被忽略,但透过检查可以提前发现潜在血管问题,并结合生活方式调整与药物治疗,降低心肌梗塞和中风风险。
林姓妇人因及时就医发现血管阻塞问题,目前已接受治疗并恢复良好。医生呼吁,出现类似症状不可掉以轻心,早一步检查,才能为健康筑起坚实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