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盟主席丹斯里慕尤丁表示,国盟的方向并非局限于单一种族,而是要发展成为一个跨族群的政治平台,目前已有其他政党正在探讨与国盟合作的可能,相关进展料将在未来数月逐步浮现。
“国盟将成为涵盖马来人、华人、印度人、沙巴和砂拉越原住民在内的多元联盟。我暂时不便透露细节,但目标就是推动这项进程。”
这位土团党主席是在接受《阳光日报》线上专访时透露,未来或会出现“国盟+”的格局,让联盟更具包容性。
国大党或成潜在合作对象
慕尤丁表示,国盟与国大党之间仍保留对话空间,合作方式可多元,未必一定要加入联盟,也可以在大选时形成选举协议或策略合作。
“例如在他们上阵的议席,国盟就不派人上阵,这也能形成互补。”
增票幅度小 议席影响大
他指出,如果能避免多角战分散选票,在第16届大选只要整体选票增加3%,国盟就有望多赢15至22个国会议席。
“在某些选区,区区2%至3%的选票差距就能决定胜负,因此不能轻视这股力量。”
不能依赖单一族群
慕尤丁坦言,仅依靠马来选票不足以让国盟执政中央。若马华或国大党愿意合作,将有望为国盟额外带来3%至5%的支持率。
“虽然不是大幅度的增长,但在关键选区可能就是致胜关键。”
他也强调,现实是全国逾三成选民属于非马来族群,包括华人、印度人和原住民,因此国盟必须持续扩大阵容。
面对刻板印象的挑战
慕尤丁承认,目前华人对国盟的支持仍然有限,部分原因是外界普遍把国盟视为“马来人或伊斯兰代表”。
“事实上,我们不仅关注马来人权益,也不仅仅谈论伊斯兰,而是依据宪法和法律,推行有条理的治理模式。但这种印象已根深蒂固,我们必须逐步扭转。”
他最后强调,国盟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跨族群、可持续执政的政治联盟,而非只局限在单一族群的框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