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红肉一直背负“可能致癌”的标签。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早就将牛、羊、猪等红肉列为“可能致癌物”,培根、香肠等加工肉类更被认定为“确定致癌物”。
然而,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最新研究却提出不同观点:动物性蛋白质摄取量高的人,癌症死亡率反而更低。
Advertisement
但真相并非这么简单。
研究细节藏玄机
- “动物性蛋白质”不等于红肉:研究涵盖家禽、鱼类、蛋与乳制品。像鲭鱼、沙丁鱼等富含Omega-3的鱼类本就被认为有抗癌作用。
- 乳制品效果复杂:可能降低大肠癌风险,却与摄护腺癌风险相关。
- 未区分加工与未加工肉:培根、火腿等已被反复证实提高癌症风险,但新鲜肉类的风险相对较低。
- 资金来源引质疑:该研究由美国“全国养牛人牛肉协会”资助。
植物蛋白不见保护效应?
研究也检视了豆类、坚果、豆腐等植物性蛋白,但未发现明显保护效果。这与以往“植物蛋白降低癌症风险”的结论相矛盾,再次凸显营养学的复杂。
专家提醒
- 新研究并非鼓励“无限制吃肉”。过量红肉仍与心脏病、糖尿病等风险挂钩。
- 关键在于适度与均衡:多元蛋白质来源、搭配蔬果、少吃加工食品,才是最稳妥的做法。
这项研究无疑为“红肉致癌”之争添了一把火,但并非终极答案。营养学没有绝对黑白,饮食健康的核心依旧是:适量、多样、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