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引述《南华早报》报道指出,随着欧美生活与教育成本高企,再加上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愈来愈多中国学生把目光转向马来西亚、泰国、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寻求更具性价比与稳定性的留学机会。

有中国留学生形容,未来5至10年可能成为中国学子赴东南亚深造的“黄金时代”。

Advertisement

来自浙江的创业者肯特蔡今年初选择到马来西亚攻读博士,而非前往欧美。他在吉隆坡校园研究人工智慧在媒体制作中的应用后发现,自己并非孤例,越来越多中国学生正涌向东南亚。更令他意外的是,还未毕业,就已接获中国企业付费邀请,协助评估地区总部选址,并计划借助当地双语人才和AI技术,创办面向华语市场的内容制作中心。他坦言:“这里获得风险投资的机会比在国内多,博士生的身份也更容易吸引投资者注意。”

数据同样印证这一趋势。马来西亚教育全球服务中心(EMGS)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学生签证申请量达1万6823份,较2024年同期的1万0670份和2023年的8948份大幅增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料则显示,泰国中国留学生人数自2016年的不到6200人,已增至2024年的2.8万人。

与此同时,东盟正成为中国资本的新舞台。ARC集团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增长13%,总额达1628亿美元,制造业海外扩张是主要驱动力。

另一名就读于吉隆坡的浙江学生卢卡斯卢则指出,中产家庭越来越重视“可负担性、安全性与地缘政治风险”的平衡。他认为,马来西亚提供低学费、合理生活成本、稳定的政治环境以及国际认可的院校,对许多无法进入国内顶尖大学的学生而言,是现实且理想的选择。泰国与印尼也逐渐成为次要选项。

专家分析,马来西亚的英语教育兼具价格优势和国际认可度,提供了绕过西方的新路径。但大多数学生毕业后仍会返回中国,影响范围有限,主要集中在中资企业与商业网络。

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主任潘永强指出,中国学生的到来为本地400所高等学府注入学费和活力,但同时也凸显科研水平与欧美日存在差距,令不少国际学生只为学位而来,发展潜力受限。他强调,从长远来看,这些留学生能否成为中马乃至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桥梁,才是关键。

不过,也有声音提醒,不应过度理想化东南亚机遇。卢卡斯卢直言,虽然马来西亚让他更自在,但即便是中资企业提供的职位,也常受到法律与文化的制约。学者吴木銮更指出,这股留学热潮能否持续,仍视全球格局而定,“若中美关系缓和或西方通胀降温,东南亚的吸引力可能会迅速减弱。”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高调宣称“欢迎中国留学生”,甚至提出将规模扩大至60万人,但现实中,中国学生在美遭遇无端盘查、遣返的案例却在增加。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回应称,希望美方能将欢迎表态落实,停止滋扰,切实保障中国留学生的合法权益。

上一则新闻疑在天台睡觉失重心 21岁男15楼坠下身亡
下一侧新闻“醒来能看到她的脸很幸福” 23岁男爱上83岁阿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