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浙江嘉兴海宁近期爆出一起公共卫生事件,一名女子在健身房游泳后突发重病,经确诊为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一度病危到被医生建议肝移植和血浆置换,所幸最终病情稳定,目前已康复出院。
这名赵姓女子原计划8月赴菲律宾旅游,并参加潜水课程,因此在7月底办理了当地一间健身房泳池的月卡。7月11日她第一次下水时便觉得水质浑浊,因此中途放弃。直到8月4日清晨才再度进入泳池,不料当天下水后很快出现剧烈呕吐,隔天体重骤减2公斤,身体状况急转直下。
8月8日,她已暴瘦4公斤,完全无法进食,只能紧急送医。经诊断为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医生甚至一度提出肝移植和血浆置换的治疗方案。经过抢救和治疗后,病情逐渐稳定,避免了移植。
赵女士回忆,当天除了在泳池边买了一瓶水之外,没有吃其他东西,怀疑感染源与泳池水质有关。“泳池里漂着黑色悬浮物,我还看到教练用网打捞杂物。”她还提供影片,显示该露天泳池水面漂浮明显杂质。
健身房方面则解释,泳池一般四、五天才换一次水,墙面在开业前清洗过。经理回应称:“户外泳池难免有漂浮物或小虫,每个游泳者多少都会呛水,也没听说过其他人出事。如果卫生监督局检测不合格,我们也无法营业。”
海宁市卫健局证实,该泳池在首次抽检中确实未达标,关键指标“游离性余氯”超标,这一数据正是衡量泳池消毒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目前相关样本已进入复检阶段,待结果出炉后将依法追责。
赵女士表示,截至目前,她的治疗费用已花费约9000元人民币(约5332令吉),并强调会保留法律追责权利。“我没有别的要求,只是希望通过这次经历提醒大家关注泳池的卫生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