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一名买家分享经验,他以零首付加现金回扣方式入手新房,月供约2900令吉,租金收入2300令吉,每月需自掏600令吉。他仍乐观认为房产未来会升值,“迟早能赚回”。但业内人士直言,这种模式风险极大,买家常因现金流撑不住而陷入负资产,“五年内连10万现金都不一定顶得住”。

回扣其实来自“抬价”
业内解释,这类操作通常是通过虚高定价实现。例如房子实际成交价约73万令吉,但买卖合约(SPA)却写成90万令吉。银行根据90万批贷,买家就能多借约8万令吉作为“现金回扣”。
“表面上好像皆大欢喜,但其实买家是借未来的钱,还要支付额外利息。”

Advertisement

二手市场难操作 新项目却普遍
随着银行与估价师收紧审核,这类“零首付”在二手市场几乎行不通,但在新推项目中仍屡见不鲜。问题更严重的是,一旦建筑完工,大批屋主同时抛售,市场价将被真实成交价压低,从“90万”跌回“73万”,租金也因竞争而下滑。买家若现金流不足,就可能供款断裂,房屋被迫拍卖,甚至引发“拍卖潮”。

谁才是真正的输家?
“银行不会亏,发展商不会亏,课程导师也不会亏,最终亏的,永远是自以为捡到便宜的买家。”业内人士提醒。

他警告,买房是一场长达数十年的财务承诺,切勿被所谓的“现金回扣”冲昏头脑,否则一时贪小便宜,反而把自己推入深坑。

上一则新闻大马与中日企业合作 开拓半导体新市场
下一侧新闻砂拉越大规模取缔 上百名邻国公民遭扣留遣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