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活步调紧凑,三餐不规律、久坐少动,让“便秘”成了许多人难以启齿却深感困扰的问题。常有人问我:“营养师,我每天都有吃水果和蔬菜,为什么还是便秘?”其实,便秘往往不是单一原因,而是多种生活习惯交织下的结果。
蔬果量真的够吗?
很多人以为自己蔬果吃得足够,但实际上远远不足。根据马来西亚饮食指南,成年人每天至少要摄入 3个拳头大小的蔬菜和 2个拳头大小的水果。然而,现实中超过九成的人达不到这个标准。举例来说,早餐可能只有一片面包配咖啡,午餐面里只有几片青菜,晚餐蔬菜也少得可怜。要改善这一点,可以提早准备水果蔬菜盒,早餐来一杯水果奶昔,晚餐增加蔬菜比例,确保每日摄入足量纤维。
没喝够水,纤维反而添乱
膳食纤维就像海绵,需要水分才能膨胀、刺激肠道蠕动。若饮水不足,纤维反而会吸收肠道里的水分,让大便更干硬,加重便秘。成年人每天应摄入 2至3公升水(包括白开水、汤或无糖茶)。天气炎热或运动量大时更要额外补充。晨起先喝一杯温水,有助于启动肠道;平时也可观察尿液颜色来判断是否缺水。
久坐不动,肠道“偷懒”
现代人多数久坐工作,缺乏活动让肠道蠕动减慢,食物残渣在肠内停留过久,水分被吸干,自然更难排出。每周至少 3次有氧运动(快走、游泳、骑车),每次30至40分钟,有助改善情况。办公族可每小时起身走动,做伸展运动,甚至进行顺时针腹部按摩,都能促进肠道蠕动。
吃得太少,排不出来
有些人为控制体重,减少进食,导致粪便体积不足,肠道缺乏刺激,自然没有便意。医学上,每周少于3次排便就属便秘。若因为节食让排便间隔拉长,这也是成因之一。
压力大,肠道闹情绪
长期压力会扰乱自主神经系统,导致肠道功能紊乱,有人便秘,有人则交替便秘与腹泻,这就是常见的 肠躁症(IBS)。饮食上可尝试 低FODMAP饮食,减少洋葱、大蒜、豆类、乳制品等易发酵食物,改吃米饭、香蕉、黄瓜等。搭配冥想、瑜伽、深呼吸来缓解压力,效果更佳。补充乳酸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也有助平衡肠道菌群。
小心泻药依赖
市面上的排毒茶、泻药看似快速解决,但长期依赖会让肠道失去自主功能,甚至加重便秘。其实,许多天然食物就能帮助排便,比如适量饮用咖啡或茶,其中的咖啡因能轻微刺激肠道。
便秘需综合治理
便秘虽常见,但也是身体健康的警讯。单靠多吃蔬果并不够,必须搭配充足饮水、规律运动、压力管理与均衡饮食。如果调整生活方式仍无改善,应及时就医,排除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或肠道结构异常等疾病。
记住:顺畅排便是健康的基石。从今天起,检查自己的饮食与作息,做出小小改变,就可能带来大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