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特拉高原近日发生天然气输送管爆炸事故后,除了技术调查备受关注,另一焦点则落在国内基建与房地产发展的快速扩张,以及其背后的安全与透明度问题。
马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PGB)总执行长阿都阿兹在接受《每日新闻》专访时提出疑问:输送管多年来铺设在当时尚未开发的地段地下,如今若这些区域被开发建设,发展商是否有如实告知买家附近存在输送管?这一问题直指房地产行业的责任与透明度,也让外界重新思考——1993年《天然气供应法令》在当今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是否足以保障居民安全。
否认“非法施工”传闻
针对坊间传言“爆炸由邻近施工引起”,阿都阿兹首次明确否认。他解释,凡属马石油保留地(ROW)的工程,必须经过严谨审批,包括提交设计、获得正式许可,并严格按照规定先挖“试挖坑”,逐步确认管道位置后才可动工。
他强调,事发前几日现场确实有人施工,但这是获得合法许可的工程,且公司人员全程监督,并在开斋节前已结束。若不了解这些流程,外界很容易误以为存在非法施工。
他也补充,公司并无权限干预保留地以外的建设,那完全属地方政府的职权范围,马石油仅能提供技术意见,最终决定仍在当局手中。
城市发展与隐忧并存
阿都阿兹指出,这起爆炸是一个重要警示:我国在追求城市发展的同时,必须正视地底隐患。从政府、地方当局到发展商与购屋者,所有环节都需要提高警觉,避免现代化建设掩盖潜藏的风险。
安全教育与社区关怀
为提升社会对输送管的认知,马石油天然气公司推行“意识与行动”(AnA)计划,走访西马9个天然气管道高密度地区,直接向居民宣导与输送管共存的安全须知,并鼓励社区居民成为公司“耳目”,协助监督与报告风险。该计划已在梳邦再也率先展开。
除了安全教育,公司也关注事故后的社区心理与生活重建。透过“安宁计划”(Program Tenang),马石油联合Naluri健康应用与布城医院,为受影响居民提供免费且保密的心理辅导。截至目前,已投入约270万令吉的援助与医疗支援。
同时,公司也通过房屋与地方政府部拨款2500万令吉,用于修复或重建受损房屋,相关执行将由房政部负责落实。
阿都阿兹总结,这起爆炸不仅是一次安全事故,更是一面镜子,提醒所有利益相关者:城市发展不能忽视地底风险,唯有信息透明、监管严谨、全民参与,才能真正保障社区的长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