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早已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台湾高雄一名28岁酒店女员工,因为有糖尿病家族病史,22岁便确诊罹病,但在高压工作环境下未能规律服药,近一年体重上升且出现泡泡尿,最终发现肾功能严重衰退,3个月前不得不开始接受洗肾。

阮综合医院肾脏科医师林正浩说明,该名患者因长期夜班工作、压力大,加上用药不规律,导致病情恶化。她就医时出现双脚水肿、倦怠、脸色灰暗,进一步检查发现同时患有“免疫球蛋白A型肾病变”及“糖尿病肾病变”,因此必须依赖透析排除体内废物。

Advertisement

林医师指出,研究显示年轻型糖尿病病人若血糖控制不佳,肾脏、心脏及视网膜病变恶化的速度,往往比中老年患者更快,甚至可能比一般人提前8年就步入洗肾阶段。他门诊中另一名28岁蔡姓女子,也因肥胖、饮食失控、血糖长期失调并忽略复诊,最终在严重水肿和高血压症状下确诊需洗肾。

他解释,糖尿病肾病变是导致尿毒症的主要元凶。当血糖长期偏高,血管受损,肾脏微血管同样会受到破坏,引发肾功能逐步衰退。若患者同时出现泡泡尿(微白蛋白尿),便是肾脏警讯,若未及时治疗,最终会走向肾衰竭。

临床上,年轻糖尿病恶化快速常见的4大因素包括:

  1. 饮食习惯不规律,摄取过多精致糖与加工食品;
  2. 缺乏运动,对血糖升高警觉性低;
  3. 长期处于压力或情绪低落,忽视饮食控制与用药规律;
  4. 胰岛素分泌细胞退化速度比中高龄者快,血糖更难稳定。

林正浩提醒,年轻人千万不要仗着年纪轻轻就轻忽糖尿病风险。糖尿病带来的并发症可能致命,唯有积极控糖、配合治疗,才能避免提早走上洗肾人生。政府目前已将糖尿病免费筛检年龄下调至30岁,建议有家族史、肥胖或高风险族群,应主动接受检测,把握早期发现与治疗的机会。

上一则新闻男坠下水道遭煮死 遗体被捞起「内脏如煮熟」
下一侧新闻丑闻能遗忘,公义才长存:安华面临最严峻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