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瞩目的《2025年城市翻新法案》昨日成功提呈二读,但由于受限于国会休会时间,未能在本次会议最后一天完成辩论与三读,只能延至下一个会期继续处理。
该法案原本排在《2025年零工工作者法案》之后,为当天的最后一项议程。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倪可敏在提呈二读时一度遭打岔,下议院议长丹斯里佐哈里随即裁定,因时间不足,二读必须顺延至下个会期,倪可敏也表明将遵循议会常规。换言之,他将在10月国会会议上继续完成二读、进入辩论,并寻求三读通过。
在演讲中,他强调,法案所列出的城市翻新地区皆由州政府提出与公告,而非由房屋及地方政府部属下的城市与乡区规划局主导。例如,登嘉楼已鉴定22个翻新区,吉打也已确认55个潜在翻新区域。倪可敏指出,法案一旦落实,联邦与州层面的执行委员会将能更有系统地展开协调,确保翻新过程有法可依,并保障相关利益方的权益。
演讲过程中,倪可敏也语带讽刺,点名伊党亚娄国会议员拿督斯里沙希淡,称其家境富裕,难以体会弱势群体的困境:“那些拥有大屋豪车的议员,例如亚娄国会议员……我就看过他的豪车。”对此,沙希淡反击道:“行动党才是最富有的!”但倪可敏并未回应。
他进一步举例,提到吉隆坡斯里英达组屋主席拉希玛的心声。倪可敏表示,拉希玛邀请他到访其居所时,所见到的是严重破损、环境恶劣的住屋,但政府现有机制无法提供实质援助。“她已经71岁了……这是人民的心声。”
30年以上建筑同意门槛上调至80%
原本的法案建议,30年以上的建筑要落实翻新,征求业主的同意门槛为75%,如今调整为80%。
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倪可敏在该部今日发表的文告中说:“当达到同意门槛后,才会启动业主与发展商之间的讨论程序,并不是马上收回房屋,而是开始协商,让居民拥有谈判和要求合理赔偿的权利。居民在城市翻新项目完成后也将继续留在原有地点。”
文告指出,涉及的20%产权问题可涵括为取得融资而抵押或典当的产权;出现不良贷款(NPL)的产权;尚未或未能发出给买家或签署买卖协议持有人的产权文件;原业主无法追踪。
文告解释,作出上述调整是为尊重并采纳国会基础设施、交通与通讯特选委员会的意见,以确保各方权益都能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