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民众指控在直播平台网购名牌包时遭遇诈骗,所购奢侈品经鉴定竟全是假货,其中部分款式甚至根本不存在于任何奢侈品牌系列中。
今日,受害者尹女士与邱女士召开记者会,公开展示她们通过直播购买的“名牌包”。奢侈品鉴定机构ILBAI主席罗芊茟与团队现场鉴定后证实,所有包款皆为假货,不仅用料粗糙、五金劣质,甚至缺乏晶片、防伪镭射码等必要标识,还有一些款式奢侈品牌从未推出过。
罗芊茟指出,正规渠道购入的奢侈品,即使是通过欧洲代购,也仅比专柜便宜约8%;在折扣城(Outlet)入手,价格也往往动辄数千至数万令吉。即便是二手奢侈品,通常都会附带鉴定报告,就算品相最差,价格最多也只是便宜三成。
马青柔州公共服务与申诉局主任莫得鼎披露,至今已有至少20宗相关报案,涉案金额约5万令吉。而受害者之间已自发成立群组,人数高达700人,显示实际受害规模恐远大于已报案数字。

由于受害者遍布全马各地,甚至包括邻国新加坡,莫得鼎表示将致函武吉安曼商业罪案调查组,促请警方介入调查。他也呼吁国内贸易及生活成本部及通讯与多媒体委员会关注此事,若查明平台涉及销售假货或诈骗,应立即采取行动关闭相关直播专页。
“鉴于案件已涉及新加坡受害者,甚至可能波及其他国家,我们希望马新警方能跨国合作,严加监管网络直播购物平台,避免更多人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