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人权委员会(SUHAKAM)对政府推出《2025年零工经济工作者法案》表示欢迎,并提出 5大建议,以进一步保障零工工作者的权益与福利。

5大建议
人权委会在今日文告中指出,该法案对零工经济进行法律承认,是积极的一步,但为了在维持灵活性的同时保障公平待遇,仍有完善空间,因此提出以下五点:

Advertisement

  1. 最低薪资框架 —— 明确规定薪酬计算方式(按工时或完成任务),清楚列明可扣除项目与付款期限。
  2. 社会保障缴纳义务 —— 强制服务供应商为零工工作者缴交社会保险(PERKESO)与公积金(EPF),并对违规者采取法律行动。
  3. 隐私保障 —— 禁止以个人数据作为评分或排名系统的滥用,符合《世界人权宣言》第12条。
  4. 法律援助覆盖 —— 将零工工作者纳入法律援助范围,包括法律谘询及仲裁代表,并加强国家法律援助基金会(YBGK)的资源。
  5. 工会与集体谈判权 —— 明文保障零工工作者可依《1967年工业关系法令》(1976年修订版,法案177)成立工会并展开集体谈判。

零工角色与贡献
文告指出,零工工作者涵盖电召车司机、送餐员及各行业自由工作者,他们不仅支撑大马经济,也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环节。
“通过法案提供社会与职场保障,有助解决零工族长期面对的问题,例如缺乏社会保障、就业身份模糊、欠缺纠纷解决管道,以及在公平薪酬和职业安全上的不足。”

特别委员会需跨部门协调
人权委会强调,“零工经济工作者特别委员会”(SEGIM)的成立必须考虑到零工议题的跨部门特性,涉及多个部会,因此协调机制至关重要,才能确保政策连贯与保障全面。

遗憾与呼吁
不过,SUHAKAM也对自身在立法过程中的缺席表示遗憾。尽管《人权委员会法令》已修订以强化其谘询角色,但在法案起草阶段政府并未征询人权委会意见,仅在立法程序末段才公开法案。
因此,SUHAKAM呼吁政府不要仓促在国会二读时通过,而应将法案提交国会特别委员会(PSC)逐条审查。

立场重申
人权委会最后表示,随时愿与政府及利益相关方合作,确保立法符合人权原则,推动“体面工作”的理念真正落实,让所有零工工作者受惠。

上一则新闻地底下竟有大量生命存在 它们能以地震为食
下一侧新闻古晋3户人家失去出入口 仅靠碎砖小径进出